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木偶传人唐友民做多变木偶

2011年09月30日 11:3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今年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47岁的唐友民被大会组委会评为“太阳神鸟”最佳表现奖。

  人物

  唐友民内江市资中县人,因为痴于学木偶戏、制作木偶、传承木偶文化,有“木偶艺痴”称号,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岁时,学习木偶戏,1990年1月,他负责制作的《斗妖记》,在全国文化艺术节上获表演一等奖。

  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峨眉山国际武术节、川南首届文化艺术节、中国木偶第二届、第三届艺术节大赛等,16次获得各种大奖。今年9月初,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唐友民被大会组委会评为“太阳神鸟”最佳表现奖。

  近几年,在央视《曲苑杂坛》、《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上海世博会》等大型舞台上,资中县木偶剧团频频亮相,16次获得各项大奖。

  木偶“抽烟”、“吐火”、“变脸”等绝技走上舞台,让资中中型杖头木偶传承人唐友民在艺术界颇有声名,被称为“木偶艺痴”。今年5月29日至6月11日,在由文化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47岁的唐友民被大会组委会评为“太阳神鸟”最佳表现奖。

  多变木偶

  被赞为“文化活化石”

  小时候,受在资中县木偶剧团当鼓师的父亲唐代贵的影响,唐友民萌生学木偶戏的念头。但是,父亲并不同意,反而要求他考大学。

  1978年,唐友民14岁时,父亲不幸因病去世。他放弃初中学业,顶替父亲进了资中县木偶剧团当了一名普通演员。

  当时的唐友民只有14岁,身高不足1.6米,但是舞台围幕有1.7米高,“演出时只好踮起脚尖,比别人辛苦很多。”从1978年至今,他表演木偶节目2580场次。

  唐友民并不只是喜欢表演木偶戏,他还对制作木偶有兴趣。在演出空闲时间,唐友民自己私下琢磨,也向老前辈偷学制作工艺。历经数百次实践,他探索出塑形、牛骨头雕刻、石膏制模等43道工序,并大胆突破,将木偶身架的铁丝改为钢丝,更加方便演员操作。

  变脸是川剧绝活,别人表演都很困难,而他却想要在木偶身上变脸,反复试验后,他终于制作出了木偶变脸绝技,从最初的变4张脸到现在的变9张脸。

  2009年2月,资中县木偶剧团出访新西兰,唐友民表演的吐火等节目,在惠灵顿、奥克兰、基督城、达尼丁等城市演出35场,引起42万余名观众轰动,好评如潮,连新西兰总督阿南德隆蒂西南德、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等高官政要也亲临现场。如今,在资中县木偶剧团,木偶会变脸、吐火、写字、骑自行车、开门,让观众惊叹不已,被有关专家、学者誉为“文化活化石”。

  中西合璧

  打造木偶现代舞

  考虑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唐友民提出了制作软木偶,难度很大。要把原先杖头木偶一个腰部支撑点变为头部和腰部两个支撑点,由硬工艺变为软工艺,难度大。为传承木偶艺术,唐友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主动放弃了个人外出商业演出和跳槽等机会。

  2010年,唐友民还制作了新的形神皆备的芭比娃娃木偶,其木偶现代舞《巴比伦河》从资中县内一直演到韩国、新西兰,广受欢迎。今年8月13日,由于赶制参加2012年5月国际木偶大赛和第四届“金狮奖”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大赛的15个新木偶,唐友民在温度达41℃的闷热制作室工作,引发了急性高血压,住院一周后,又赶到单位上班,在他的精心制作下,15个新木偶已初具规模。

  现在,唐友民还承担着整理剧团里文字、图片、资料的重任,为了传承让木偶艺术努力。兰为本报记者田雪皎文/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