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莫言打趣茅奖奖金快花完 关心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2011年11月24日 09: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莫言打趣茅奖奖金快花完关心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莫言:文艺创作不是生活的照相机

  作代会期间,凭借《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莫言备受瞩目。每每被问及“茅奖”,莫言都打趣说:“哎哟,奖金已经快花完啦!”于是有同行也幽默地说,那莫言你去参选诺贝尔文学奖吧,奖金更多。他在作代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感到中国文坛最迫切的事情,应当是重新阐释文艺创作与时代生活的关系。

  文艺创作与时代生活不是“照相式”的

  记者:本次作代会的主题中,你最关心哪一点?

  莫言:我印象最深的是“重新阐释文艺创作与时代生活的关系”,这是一句老话,但可以作为一个新话题。文艺创作是个人的冲动,也是时代的召唤,时代本身为文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文艺工作者也应该创作出与时代相匹配的作品。

  记者:你认为文艺创作与时代生活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

  莫言:文艺创作与时代生活不是“照相式”的,二者不能机械地结合。文艺创作不是新闻报道,今天发生明天就得见报。我们常讲深入生活,其实生活本身的定义也是宽泛的,并不是说今天发生的是生活,而昨天、前天、去年或几十年前发生的就不是生活。同样,感受生活的定义也是宽泛的,不能只是感受事件和物质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人、研究人、理解人。

  文学流派不是发明和倡导出来的

  记者:你说当代文坛缺乏史诗巨制,但并非人人都能从宏观着手,巨制应该如何落到“细微”?

  莫言:以人为本,这也是一句老话,但也可以作为一个新话题。人包含各种阶层,覆盖全部国土,他们在各个侧面生活着。我们也要从各个侧面去体验生活的变化,不光是可视的物质层面的变化,还要在热火朝天的生活变化中,抽离出“人”这个主体文化。“人”既是主体,也是个体,因此作家最容易从个人经验出发去描写一个人,但这个人应该体现出丰富的人性,从而进一步体现人民性;或者去描写一群人,但这群人应该展现出人民整体的典型性。

  作品不创新愧对祖先后代

  记者:你对于《蛙》的自我评价不低,但文艺评论家贺绍俊说,你的《檀香刑》才更加具有革命性。

  莫言:呵呵,从小说的创新意义来谈,无论是语言还是结构,肯定是《檀香刑》走得比较远。

  创新是艺术的终极目的。我们现在常听说,要继承老祖宗的光荣传统,但实际上,那些传统在过去也属于创新。再过几十年当我们成为古人,我们今天的创作也会成为后人的遗产。

  记者:那你最近有什么新的创作?

  莫言:想写上世纪30年代的一场战争,它不太具备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的分界,而接触到战争的本质,去描述人类的原始游戏性质,非常有意义。当然,会不会先动笔写这一部也不一定,我写作的时候关注的几个素材自己也常常在斗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