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京剧艺术家杜近芳回忆新中国早期文化交流往事

2011年11月24日 17:1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京剧艺术家杜近芳回忆新中国早期文化交流往事
《白蛇传》剧组与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合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记者 张小兰

  2011年10月,由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题写书名,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主编的《金色记忆——新中国早期文化交流口述记录》一书,完成了设计和排版工作,就要进入出版和印刷流程了。一年多以来因病一直未能接受采访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在经历了长久的病痛折磨、病体初愈之后,也终于可以在家中接受采访了。记者于10月20日和21日连续两天到访杜近芳老师的北京家中,聆听她认真地讲述其所亲历的新中国早期文化交流的生动往事。杜近芳也因此成为收录进《金色记忆》一书的最后一位口述回忆人。

  从参加抗美援朝的慰问演出,到1955年、1956年、1957年、1960年、1964年出国演出,杜近芳亲历了新中国早期对外文化交流的诸多精彩时刻。1955年,她随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士、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欧洲八国;1956年,又赴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演出;1957年,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以《拾玉镯》、《嫦娥奔月》两剧和清唱《金水桥》获得两枚金质奖章和一枚银质奖章;1960年,参加了第九届美洲国际戏剧节,到加拿大、委内瑞拉、古巴等国演出;1964年,为了庆祝中法建交,应戴高乐总统的邀请,再访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作为历次出国演出艺术团的主演,杜近芳为京剧艺术的海外传播与弘扬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从旧社会走来、深受海外观众喜爱的京剧艺术家,在海外用自己出色的艺术表现,为新中国艺术家赢得了掌声和荣誉。

  京剧《白蛇传》曾有海外版

  提起新中国早期文化交流的往事,杜近芳最难忘的人是周恩来总理。她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是1951年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周总理鼓励19岁的杜近芳好好读书,虚心向老前辈艺术家学习;第二次见到周总理是1952年在北京老长安戏院,杜近芳一个人连唱了3个小时的《金·断·雷》,观众叫好连连。当又饿又渴又累的她回到后台,从兜里掏出一个烧饼,四处转悠着找水,想就着一口水把坚硬的烧饼吃下去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大群人涌入后台,心里一阵紧张的她以为自己唱砸了锅,观众来提意见了——这在旧社会可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呀!但定睛一看,是周总理来了!看见周总理向自己走来,她的心情变得忐忑而激动。

  周总理问杜近芳:“你的戏唱得蛮有力气呀!这个戏跟谁学的?为什么不唱《金钵记》?” 杜近芳回答说:“那是小科班才演的应节小戏,我可不演那种戏,我要唱大戏。”周总理笑着说:“那你就跟田汉老说说,给你写个大戏唱嘛。” 杜近芳说:“我觉得大戏不应该叫《金钵记》,费那么大的力气唱法海,真没劲。”周总理想了片刻,说:“那就让田汉老写一个新的《白蛇传》吧。”杜近芳高兴极了,说能够好好唱唱白蛇仙子真是太好了!

  1952年,杜近芳和一批文艺工作者作为第二批祖国慰问团奔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为志愿军和朝鲜观众演出了一个多月,经历了炮火硝烟的洗礼。她说,那时候,去朝鲜慰问演出可不是单纯去演出,而是去战斗,需要随时准备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她清楚地记得,1951年4月,我国组织第一批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天津著名相声演员常宝堃(艺名“小蘑菇”,相声演员常宝华的亲哥哥,常贵田的父亲)和慰问团第二分团副团长廖亨禄、团员程树堂三人不幸在美军飞机的轰炸下壮烈牺牲。“小蘑菇”等艺术家的牺牲,给杜近芳带来很大的震动,使她抱着随时准备流血牺牲的勇敢信念前往朝鲜。在当时国际反华势力猖獗的困难形势下,她懂得了文艺工作者肩负的国家使命和崇高责任。以后每次出国交流,她都抱着视死如归的信念,当做是为了新中国的发展而投入的一次光荣战斗。

  当她从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像个土猴似地返回北京时,周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赴朝慰问演出团团员。周总理对她说:“杜近芳,你的《白蛇传》田汉老已经写好了。” 杜近芳第一时间奔到田汉家,向田汉求要《白蛇传》的剧本。田汉说让杜近芳等等,待他把稿子誊清了就给她。杜近芳却完全等不及,连忙说:“不用誊!不用誊!我看得清楚!”拿了剧本就走。在王瑶卿和梅兰芳先生的亲自设计下,一周之后,杜近芳把唱腔全部都配出来了,1953年第一次在大众剧场演出就一炮走红。

  1955年,杜近芳随中国艺术团参加巴黎第二届国际戏剧节,访问了法国、英国等欧洲八国,在法国和英国演出了田汉新创作《白蛇传》中的《断桥》一折戏,引发了两国观众的强烈反响和轰动。一折优美凄婉的《断桥》,让欧洲观众如醉如痴。那时候,西方的反华宣传很厉害。《白蛇传》的演出改变了很多外国观众的看法,戏中优美的中国爱情故事,深深感染了外国观众。她记忆犹新的是,法国观众在包厢里又跳脚又拍手,一边砸包厢的墙壁,一边大声地高喊:“Encore(再来一个)!”观众不让杜近芳下台,全场人声鼎沸,让她有点不知所措。起初杜近芳还以为法国观众是因为不满意而起哄呢,眼泪都差点流下来,团领导对她说:“你唱得太成功了!”她还将信将疑,觉得“Encore”是骂人的意思。别人告诉她“Encore”是要她再唱一个的意思,她还是不太相信,一直在心里琢磨着怎么验证一下。直到一天吃午饭的时候,她指着喝完的汤盘对法国服务员说“Encore”,服务员果然又给她端来一盘汤的时候,她才确信自己的演唱受到了法国观众的欢迎。

  当时法国艺术评论家发表文章说:“对于中国艺术不是如何评价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形容词贫乏的问题。他们每个节目都是一首诗。但是,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说,《白蛇传》为什么不是全剧呢?难道怀疑我们法国观众的欣赏能力吗?”

  杜近芳说,田汉写的新《白蛇传》与过去不同的意义,在于过去的戏不反封建,许仙成为法海的帮凶,女人受到欺压任人处置;而新《白蛇传》中女人敢于婚姻自主,百折不挠。新戏不但给白蛇翻案,也给许仙翻案,比单一看京剧表演的技术,更具有了一种崭新的思想内涵。

  后来,应部分外国观众的呼吁,为了出国演出的需要和适合外国人的欣赏习惯,周总理又请田汉写了《白蛇传》的海外版,海外版与国内版的重要区别是把婚后两人的甜甜蜜蜜改到婚前表演,把一些外国人不一定能够理解的苦戏删掉了,并按照外国人能够看得懂的思路调整了戏中的部分细节,比如添了白娘子在彩云上行走,又比如把许仙听了法海的话给白娘子喝酒,改为老百姓为了感谢白娘子向她敬酒,白娘子不听许仙的劝喝了酒出了事等等。优美的中国爱情故事让懂得浪漫的法国观众羡慕不已,有的观众对杜近芳说,中国男女之间的爱情拥有那么美好的精神境界,《白蛇传》的爱情故事那么细腻感人,而我们欧洲的很多人,只是出于生理需要,还不了解对方呢就“亲密无间”了,缺少中国爱情的韵味和深度。

  当时还演出了京剧《三岔口》和《闹天宫》,都是新编的戏,受到欧洲观众的热烈欢迎。到英国演出的盛况更是让新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扬眉吐气——英国皇宫剧院外半扇墙张贴着杜近芳京剧《断桥》的巨幅剧照,大英帝国的观众排长队在剧院门口等中国京剧演出的退票。杜近芳说,她那时候更加理解了周总理所说的话——京剧是土壤里面埋着的珍珠,要放到大海里洗净才能发光,对京剧艺术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60年,《白蛇传》海外版在加拿大演出时,受到了观众疯狂的欢迎,甚至通过游行要求加演。在服装和道具已经搬上了飞机,当晚8点就要坐飞机离开的情况下,团里决定临时加演一场,道具和布景都是瞎凑合的,观众还是久久不肯散场。好不容易观众渐渐散开了,一个鼓手一高兴,顺手敲了几下鼓,正在缓缓散去的观众以为还有返场,又兴奋地回到剧场。团长陈忠经只好一再向观众解释,请求大家离开,以免耽误了中国艺术团赶飞机。

  1964年,在比利时演出《白蛇传》海外版时,比利时女王伊丽莎白前往剧院观看。当她来到剧院的时候,观众全体起立,场灯全亮。女王邀请杜近芳等艺术家到她的包厢里见面,并且称赞中国的戏曲是世界上最美的。

  陈毅让杜近芳管财务

  除了京剧唱得好,杜近芳的经济头脑也好。从第一次出国,她就不停地算经济账,算外汇兑换的差价。1956年这次出国,陈毅副总理听大家反映杜近芳很会管钱,就让杜近芳管艺术团的账。陈毅还劝艺术家们看点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他说,一支口红的价钱够老百姓吃一年的,要知道什么钱该花,什么钱不该花。杜近芳认真地客串这次出访艺术团的财务,精打细算,为团里省了也挣了不少钱。她说,咱们的中直院团应该学会算经济账,好的演出就要争取好的价格,但是必须要有巧妙的方式方法。

  1964年,杜近芳随中国艺术团到苏联演出时,对方把接待标准分成一、二、三等,让我们选择伙食的标准。选一等太贵,选三等怕人家瞧不起,怎么办呢?杜近芳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和苏联人谈判说:“我不和你谈几等伙食标准,我只是想告诉你们,我们必须保证艺术家的热量,早餐2个鸡蛋,牛奶、水果、面包必须有;中午牛排、沙拉,汤必须有,你的物价涨我就随着涨,你的物价降我就随着降。”这样,既节省了钱,又维护了尊严和保证了艺术家的营养。

  还有一次,她听说意大利西西里岛方面邀请他们去顺访演出,便悄悄地向团长建议说,去西西里岛的演出费要比平常翻一番,因为那里的社会治安不好,我们去那里需要冒一定的风险。她代表团里去跟对方谈判,把该岛治安不好、大家心里害怕的情况坦率地告诉给对方,结果对方通情达理地答应了演出费翻倍的条件。

  杜近芳说:“我这人喜欢琢磨事,什么都有兴趣,属于万金油。我其实不懂什么经济,但是不会没关系,只要我们用心,到国外商演就不会吃经济亏。”她说,当时一次出访要走好几个国家,有不少是顺道的商演。由于中国艺术团的演出质量非常高,受到很多演出商的追捧,给国家挣了大量的外汇。比如去加拿大演出时,连剧院走道的票都卖到了30美元一张,楼梯上坐满了观众。杜近芳说,兑换外币也是一个挣钱的渠道,如何兑换外币是很有讲究的,兑换得当能赚不少差价。

  不仅担任“财务大臣”,杜近芳还曾经在出国艺术团里负责礼宾工作。艺术家们穿什么样的服装,何时更换礼服,用餐的规范,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她说,周总理曾经对他们说过,外事无小事。只要涉及到外事工作,芝麻粒大的事情都是大西瓜。出国访演的每个艺术工作者都代表着新中国的形象,一言一行必须高度自律,都有着严格要求。在那些年代里,新中国的艺术家们牢记周总理的教导,本着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闭关锁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基本原则,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艺术和言行,向海外观众展示了新中国崭新的精神风貌和欣欣向荣的国家形象。

  杜近芳简历

  杜近芳,京剧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院演员、文化部京剧振兴指导委员会委员。

  自幼随律佩芳、陈世鼐、刘玉芳等学戏,1948年拜王瑶卿为师,后又拜梅兰芳为师。1951年加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后转为中国京剧院)。

  杜近芳的艺术风格兼融梅(兰芳)、王(瑶卿)且有自己的创造,既有婀娜娇艳之美,又具刚劲坚实之力。除擅演诸多梅派剧目外,还有许多独有剧目,如:《柳荫记》、《白蛇传》、《谢瑶环》、《桃花扇》、《野猪林》等。

  曾获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金奖二枚、银奖一枚,第二届金唱片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