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木心病重青年读者守护 一直保留中国护照待回国

2011年12月23日 08:5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生坎坷 晚年归国 知名作家木心昨辞世 享年84岁

  本报讯“从明亮处想,死,是不再疲劳的意思。”曾出此言的诗人、作家、画家木心,昨日凌晨三时,在故乡乌镇长睡不再醒,享年84岁。

  记者是昨天上午从木心弟子陈丹青的电话中确认这一消息的——今天,他将从北京赶往乌镇。2011年秋,木心因肺部感染入桐乡第一人民医院。昨天,作家陈村告诉记者,“前天晚上,陈丹青打电话给我,说木心先生病了好久,现在已经昏迷,不久于人世了。”但木心先生,还是比陈丹青设想的走得匆忙。“陈丹青之前常伺木心左右,后来先生昏迷,他就回了北京。医生告诉他,噩耗多在元旦或春节前后。”

  据陈丹青透露,木心先生没有眷属子女,病重期间,青年读者十余人自北京、纽约、湖南、湖北、广西、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安徽、上海等地自行来到桐乡医院守护,直至先生终告不治。在由涵盖诸多出版界、文化界名流组成的“木心先生治丧委员会名单”中,记者看到了两位此前无名的“木心晚年的侍护青年”。

  昨天,微博上也已有知名或不知名的读者陆续发出悼念文字,譬如,“只为第一次读到他的诗的悸动,愿他走好。”“落叶归根,是为善终。”在陈丹青看来,木心是一个无解的谜——“他来路宽阔,但没有师承;他秉承内在的意志,但没有同志;他与文学团体和世俗地位绝缘,他曾经长期没有读者,没有知音,没有掌声……”也曾言“我可以想像不出国,但无法想像出国之后我不曾结识木心先生。”陈村曾言:“企图用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量度。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

  木心曾如此描状“最佳景观”:“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他的人生轨迹,也颇有“渺小的伟人”的意思。他是20世纪第一位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画家,也是作品进入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的唯一中国作家。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自幼迷恋绘画与写作。194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之后在上海做了五年中学教师。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任职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曾参与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工作。绘画之余,木心写作诗、小说、剧作、散文、随笔、杂记、文论,自订22册,“文革”初全部抄没。“文革”中被监禁期间,仍秘密写作,成狱中手稿66页。出狱后,继续作画,1982年远赴纽约。直至2006年,应故乡乌镇的盛情邀请,回国定居,时年79岁。“他一直保留着中国护照,知道自己会回来。”

  木心文字,与大陆读者相逢甚晚。2006年初,木心文学系列首度在大陆出版。当时媒体云,不管你有无准备,2006年会是“木心年”。最早认可并出版木心系列作品的,是台湾。他的部分散文与小说,也由此被翻译成英语,成为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惟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阿城、何立伟、陈子善等在上世纪80年代听闻木心,是木心最早的内地读者。进入互联网时代,陈村从陈子善在《上海文学》的专栏中知道木心的名字。读到木心《上海赋》时,陈村“如遭雷击”,后逐字逐句全文打入电脑,成为木心文字互联网推介“第一人”。“2006年、2007年我与木心见过两面,他人很和气。我就我当初不打招呼就复制到网上道歉,他笑了,说以后别这样就行了。”

  另悉,木心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24日上午十点在桐乡殡仪馆举行。同日下午,于乌镇西栅昭明书院举行木心追思会。先生灵堂,设于乌镇东栅木心故居,自12月24日起开放给前来祭悼的人士。此外,木心作品还将被陆续推出。“他好多手写的作品,现还在整理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