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垃圾的原创文艺作品还不如精彩的改编

2011年12月23日 21:44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垃圾的原创还不如精彩的改编

  □刘恩波

  年终岁末,即兴翻书,猛然看到去年塞林格辞世后,人们对他的由衷感念,其中书评家止庵说,“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塞林格,就没有王朔,也没有王小波。 ”止庵的言外之意,大概是就风格比照来讲,三位作家在黑色幽默和调侃上的成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我觉得这话就实质而言,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离谱和心虚。由此不难看出,我们国人的原创危机感和跟洋人攀龙附凤的精神症结该多么严重。

  西方文艺理论素有 “互文性”和“文本间”关系的说法,通俗点理解,指的是此作品和彼作品的融会、渗透和互相借鉴生成。举例而言,贾平凹的《废都》和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就是互文性的创作。当然,这种文本间的借鉴、戏仿和重构,如果加上读者尤其是批评家们的“拉郎配”式的撮合,进行一番有道理甚或没有多少道理的牵强对照分析和研究,某种程度上大概会拓宽我们理解文艺作品的超越性思路,往大了说,是一种突破国界纵横古今的“跨文化交流”。

  不必讳言,时下汗牛充栋的所谓原创作品,不少都是缺失文化精神传承的个体户行为的衍生,长篇小说一年出版上千部的事实,已经改写了中国人以往注重抒情疏离叙事的传统格局,然而,原创的底气、层次乃至境界究竟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标尺,这却是许多作家和文坛写手们最容易忽略的。

  在我看来,苍白无力、肤浅造作的原创有时候真的还不如曲尽其妙的改编,尽管改编的盲目和泛滥这些年里同样令人望而生畏值得口诛笔伐。实话实说,像新版的《红楼梦》、新版的《上海滩》、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冯小刚的《夜宴》,诸如此类的改编,无不给我们囫囵吞枣照猫画虎之嫌。不过,宽容一点,并不能就此否定横向移植和纵向借鉴的审美创造力的反弹和激发功效。

  争论王朔和王小波究竟是不是塞林格的“孩子”,在今天已无实际意义,倘若抛开影响和焦虑的文化牵连,我们对于借鉴、认同、遵循直到化你为我的另起炉灶,别开生面的意义和价值倒是应该抱持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毕加索说,好的艺术不是抄来的,而是偷来的。用齐白石老人的表述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关键是你的借鉴、移植和再造,能否达到移花接木的化合,而非临时抱佛脚的胡乱凑合与组合。

  日前在武汉观摩第六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好戏连台,不容错过。其中上海京剧院演出的《情殇钟楼》,更是一出令人耳目为之一新的妙品佳作。《情殇钟楼》打的是“跨文化戏剧”这张牌,因为该剧本非原创,而是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的21世纪中国版。用传统京剧唱念做打的程式化语言重新演绎异域文明的神韵风采,将法兰西的浪漫风情吉卜赛人的天真野性,融通化合为悠扬的胡琴、贴心贴肺的锣鼓点还有阑珊倩影深处的婀娜身姿窈窕梅腔,这本身就是一次奇缘,一段佳话。

  也许,真正的改编绝不是简单的移植和盲目的参照,而是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实践性的再度打磨与开掘,提升和重塑。可以说,《情殇钟楼》将西方传奇本土化了,将雨果的浪漫主义与中国经验有机地嫁接混融了,是在传统艺术形式中注入新鲜活泼的现代意识、审美精神的独特展示。其实,表层次上把故事发生地从巴黎转换为宁远古城,把圣母院转化为中国宗庙,将小说中的吉卜赛女郎艾斯美拉达改作西域流浪女艾丽雅这并不难,难在不失去原作中洋溢的生命美学张力,难在为女性的独立不羁赋予崭新的情感内涵和形式。

  而这一点在《情殇钟楼》中通过主演史依弘的精彩呈现成功地实现了。如果说以人保戏的话,我觉得京剧的欣赏归根到底还是看“角儿”的表演,至于思想内涵、艺术情趣不都在“角儿”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史依弘武旦开蒙,精研梅派经典,而她活灵活现演绎的吉卜赛女郎的风情里,既有梅派的典雅,又有荀派的俏皮,将一个热情奔放率真自然的女性刻画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必须承认,精彩的改编是将原著的精华转化成另一种审美格调。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文化资源共享的年代里,“请雨果笔下的吉卜赛女郎走上京剧舞台,唱一段西皮二黄”,这种破天荒的尝试某种程度上比原滋原味的传统京剧样式大概更能带给观众以振聋发聩的冲击力及其丰富自由的期盼和联想。

  《情殇钟楼》的改编,在原著的结构框架和故事主线中,融会了对东方传统和神韵的把握、捕捉与跨越,它是从内涵到形式上的双重开掘。这里面既有对人性本义的思考,有对伪善礼教的挞伐,还有对浪漫情怀的深度描绘和展现。从开场欢快流动的载歌载舞,到终场曲终人散后的寂灭凄凉,流浪女和丑奴的悲剧毁灭,用充满想象力的戏曲程式和舞台造型来点染描摹,呼之欲出,淋漓生动,带给观众以极大的审美享受。

  改编名著,如今已成时尚风习,关键是怎么改,如何编。倘若是像《情殇钟楼》这般化你为我,用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通过把西方故事点拨成中国风韵的手段和形式来进行别开蹊径的尝试和创新,那就是我们由衷期待的成功“拿来”,是随缘就化的脱胎换骨和恰到好处的借鉴。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改编是因为缺失了有生命力的原创,或者只图一时间心血来潮进而盲目地生吞活剥恣意妄为,甚至弄丢了原作里的精气神,那就是得不偿失的削足适履佛头着粪。

  但愿我们的原创最好不是精神垃圾,我们的改编最好不是冒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