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上一页 古生物学家计划激活家鸡体内“恐龙基因”(图)(3)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3月12日 12:3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家鸡与恐龙鸡。

  (周江)

  “返恐”四步曲

  “返恐”第一步

  让家鸡生出长尾巴

  双足恐龙利用它们长而坚硬的尾巴来保持平衡,而家鸡只有一些残余尾骨,用以附着尾部羽毛。其实鸟类在胚胎发育期时具有长长的尾部结构,但在发育过程中逐渐被吸收,只要将这些调控尾骨吸收的基因通道关闭,将掌控尾部发育的基因激活,返祖现象就会重演,孵化出的鸡雏就会有一条漂亮的“恐龙尾巴”。

  霍纳的想法得到了一些著名学者的支持。威斯康星大学遗传学家肖恩·卡洛尔做过大量改变昆虫身体结构的实验,都是通过基因调控发育过程来实现的。他表示:“鸟类的基因总量与恐龙的基因总量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发育阶段产生的基因决策差异决定了最终孵出的是鸡还是霸王龙。”卡洛尔说:“光有一条长尾巴是远远不够的,还有神经网络的问题,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家鸡的腿部结构也无法承受一条长尾巴的重量。霍纳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恐龙孵化蓝图的第二步就是在大腿骨上做文章。

  第二步

  改进大腿结构

  在大多数鸟类,大腿骨几乎是和地面平行的,所以整条大腿几乎是隐藏在身体内的,并没有太多的活动空间。而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品种的斗鸡,它们的大腿骨则几乎和地面垂直,非常接近于恐龙的大腿骨走向,这就使得它们看起来体格高大了很多,而且行动也更加敏捷和迅速。

  霍纳准备从这里入手,找出调控大腿骨方向的基因,使得家鸡生出一双垂直而且更加承重的“恐龙大腿”。他把一部分资金用来资助麦吉尔大学古生物学家汉斯·拉尔森的实验室研究。这些研究涉及控制细胞增殖的一些基因以及一些可以调控肢体生长方向的基因。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