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建筑界"诺奖"得主王澍:多一些另类对中国有好处

2012年05月30日 09:07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5月25日下午,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今年49岁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登上领奖台,他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中国建筑师。

  依然是一袭黑色衬衫,5月29日午后,王澍回到即将迎来110岁生日的母校东南大学,与东大学子分享事业感悟。1987年,读研的他用一篇锋芒毕露的长文《死屋手记》抨击建筑史的种种瑕疵。20年后,被业内称作“狂人”的他,用他充满实验意味的建筑和思考,被写进中国乃至世界的建筑史。

  多些“另类”,对中国有好处

  坐在记者面前的王澍,笑容谦和,语调低缓,让人以为当年那个“如一把带着寒光的刀”的叛逆青年已经远去。然而,记者从他的谈吐中很快就发现,那个大二时就公开宣称“没人可以教我了”、带头向教授抗议画商业效果图的王澍从未改变,只是在人文层面进行了更深刻的思考。

  王澍坦言,“特立独行”得益于母校言传身教。“我刚入校时,就接受过当时的校长钱钟寒先生的训话,他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得——‘你们要特立独行。’”

  站在东大礼堂的演讲台上,王澍向学子们展示他的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时说:“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拍我的建筑!”台下的东大学生给予掌声。他笑。台下他的妻子陆文宇,摇着头,熟悉他、佩服他、又无可奈何地会心一笑。

  没错,就是这样一位年少轻狂的年轻人,在1988年硕士生毕业后到1998年开始读博士的这10年时间里,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投入建筑设计工作,而是泡在工地上和工匠们一起从事最基础的手工劳动,闲暇时就读书练字,背着背包到处溜达,抑或坐在西湖边一整天什么都不干。当与他同时代的设计师“只争朝夕”地设计出一大批如今已被人淡忘的建筑、换来荷包的丰盈时,王澍却花10年宝贵的光阴学习、感受和积累,不得不靠太太的工资过活。直到2002年,王澍开始接手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的设计工作,有人说这是他十年磨一剑的成果。

  他不认为自己设计的摹本来自欧洲建筑大师,可以看到他向另一个方向挥手——中国传统文化。王澍的代表作里,都能找到建筑和绘画之间互译的密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王澍用人工的方式为建筑垫起山坡。宁波博物馆好像是把南宋画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中的高山巨石再现世间。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站在象山新校区3号楼数米高的门洞前往外看,突然说:“咦,这不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么?”王澍带着孩童恶作剧被发现般的惊喜答:“你发现了?”

  王澍说:“我被称为另类都已经习惯了,但是我觉得被称为另类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快速发展当中有这么多的问题,如果只有一种主流在解决这些问题是不行的,需要有多种的意见、更加开放的意见,所以多一些另类对中国的发展有好处。”

  “绝不做拆真古董、建假古董的拆除”

  不鼓励拆迁、不愿意在老房子上“修旧如新”、不喜欢地标性建筑、几乎不做商业项目。在乡村快速城市化、建筑设计产业化的中国,王澍始终与潮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使他备受争议,更让他独树一帜,也让他的另类成为伟大。

  2009年9月南宋御街改造完成正式开街,在这条南北长4000多米的古街上,王澍再一次实现了他一直坚守的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那么,相对于当下全国很多城市竞相建设远远背离中国本土文化背景的地标性建筑来说,王澍和他设计改造的这条古街带给我们的是另外一种反思。

  2001年,杭州市政府找到王澍,请他主持改造历史上著名的南宋御街——中山路。王澍“张狂”地提出自己的3个条件:时间至少要3年,之前还要给我半年的时间调研;原住居民不能迁走,要保持沿街生活场景的真实性;绝不做拆真古董、建假古董的“保护性拆除”。

  王澍“另类的坚持”胜了。杭州中山路24米宽的街面被缩窄到12米,没有动迁一户居民,原地改造所有老旧建筑,同样再现了南宋御街的繁华胜景。

  5月25日,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用简洁和深刻的语言说明了王澍获奖的理由:“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你怎么看这个评价?”记者问。王澍说:“工业化进程中‘回不去’了,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难题。比如最近巴黎在推行园艺运动,试图唤起人们对植物和‘缓慢时间感’的热爱。要知道,放弃容易重拾难。” 

  “接下来10年,再过五个人生”

  1997年,王澍创办业余建筑工作室,他自称“业余建筑师”。为什么?“周围的建筑师似乎都在建曼哈顿广场似的建筑,我的建筑,只能算是业余的。”昨天,他对东大学子说,“世界上有两种建筑,一种包含已有的东西,另一种则是不包含的。两种建筑气氛截然不同。而我,有幸是前者。”

  他一直被视为非主流的异类,却得到了主流社会最高规格的认同。25日,王澍发表获奖感言:“在多年孤独地坚持之后,对一个在获奖之前没有出版过作品集的建筑师,一个只在中国做建筑的建筑师,一个自称为业余的建筑师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确实是个惊喜。昨天,他再次说到这个话题:“建筑不单是造房子,而是实现哲学观——物化给世界——变成人的生活方式。我刚开了个头,还没走几步,他们居然就把这个奖给我了!”他笑,东大的学子也笑。“人的境界是一层又上一层,一山又过一山。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接下来,10年的时间,再过五个人生,差不多!”

  “有没有想过,万一你没得这个奖……?”最后,记者问他。王澍耸耸肩:“特立独行与坚守,都意味着自己内心强大。得不得奖,我都是我,走自己选定的人生道路,默默行走,看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所有伟大的建筑一开始都伴随着质疑声成长,时间能帮我们辨别它们是否伟大。但很奇怪,当你真正走上一条独创的道路时,你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无竞争的市场。”王澍说,“当一些人重新考虑要不要走我这条道路时,我已经骑着一匹快马绝尘而去,只留下一团烟尘。”

  本报记者 蒋廷玉 沈峥嵘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