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禁毒出版物的人文关怀和学术建构 营造"无毒"环境

2012年07月02日 09:21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烟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锡纸半张,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火光冲天。”这副流传广泛的对联,是说吸毒就是那么一支烟枪、半张锡纸,无声无息,没有炮声震地,也没有火光冲天,但是,却让吸毒者妻离子散,田地房廊烧光,最终什么也没有了。

  事实上,在国际“毒潮”泛滥的当下,毒品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猖獗,禁毒斗争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然而,禁绝毒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毫无疑问是一场必须要由全民参加的战争。根据《2012年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决定今年6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2012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今年“宣传月”活动继续以“青少年与合成毒品”为年度宣传主题。特别是在“6·26”国际禁毒日这个日子到来之际,笔者梳理了近年来那些聚焦毒品危害或与禁毒话题相关的出版物。

  营造“无毒”的青少年成长环境

  在青少年禁毒问题上,很多国家的政府一改“社会问题由社会自行解决”的做法,大力支持禁毒工作。而在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同样极其重视青少年的禁毒工作,并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就毒品的危害、预防的基本知识、禁毒政策和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进行积极禁毒宣传。譬如,《新版中小学禁毒教育读本》编委会曾编写了《新版中小学禁毒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新版中小学禁毒教育读本·初中》,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性,这两本书有针对性地从侧面启发和引导青少年自己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进一步提高青少年对毒品的警觉性,增强他们参与禁毒斗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期营造“无毒”的青少年成长环境。

  白水编著的《青少年禁毒教育读本》主要向广大青少年介绍了毒品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社会危害、禁毒的法规、戒毒措施、预防须知等方面的知识。其目的是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战嘉怡主编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则以深入浅出的医学科学原理、生动警世的实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告诫青少年朋友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另外,黄清和邬小萍的《青少年禁毒和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读本》、王景荣的《托起明天的太阳——青少年禁毒知识读本》、张国平主编的《禁毒课堂——全国首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课教案集》、肇恒伟和关纯兴主编的《禁毒学教程》、骆寒青主编的《毒品预防教程》……这些书从各个维度进一步整合长远禁毒策略,推出更全面和有持续性的措施,并呼吁全社会共同对抗毒祸,绝不容许毒品伤害青少年。

  “边缘人”戒毒的浴火重生

  在我们周围,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曾经吸毒、绝望、困惑、堕落。但他们最后赢得了与毒品较量的胜利,回到平凡的路上,有的还成为了“禁毒志愿者”。回首过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一言难尽,他们甚至著书立说——那些书中既有他们戒毒浴火重生的历程,也有凸显人性光芒的反思。

  贵州毕节人卢步辉撰写的洋洋32万字的《在我吸毒的日子里》,以“自传体”的方式披露自己10年吸毒戒毒史,可谓声声血、字字泪。

  和很多吸毒者一样,卢步辉刚尝试毒品只是出于好奇。1992年的一天,他在“好朋友”的引带下,吸食了人生的第一口毒品,自此,就有了第二口、第三口、第四口……一发不可收拾,终至吸毒上瘾,三进三出强制戒毒所,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毒磨”、“牢磨”,毁了事业,毁了爱情,毁了身体,几次自杀未遂。虽然被视为“边缘人”,但作者还是以一名吸毒者漫长而痛苦的戒毒历程,奉劝世人远离毒品——最好的戒毒方法就是:永远不吸第一口。

  过去所写的与毒品题材有关的读物中,大多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去看这个吸毒群体的,而陈贝帝和王彤彤合著的《灵魂交锋:作家及吸毒女300天心灵对话实录》则是吸毒这个群体如何看这个社会以及这个社会的禁毒体系的。而且,这是作家与吸毒女心灵零距离的对话,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例。

  陈贝帝以手机、E-mail等方式,与吸毒女王彤彤进行了长达300天的心灵对话,这是一场不同寻常的灵魂交锋,记录了一个吸毒女浴火重生的心路历程:从不愿让新闻媒体窥视她的过去,到决定站出来正视自己的过去,从劳教时为尊严而战到解教后为感恩而搏,从最初感恩一个人到希望开办一所康复学校,并把它作为她人生的方向和归宿,这是她人生的飞跃,也是她生命的升华……从这部书中,大家可以看到人性中一些很可贵的东西,虽然王彤彤是一个吸毒女,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了的人,但她仍然把人的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并决定站出来通过自身的经历,去帮助更多的人脱离无涯的毒海。陈贝帝实际上是自觉不自觉地起到了一个心灵治疗、矫正师的作用,为吸毒女王彤彤的康复、回归到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带来了积极而明显的效果。

  历史视野里的“禁毒”研究

  从没有一种商品像鸦片那样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鸦片战争》——这部“惊国人之心、动民族之魄”的电影,曾让人们看到了罪恶的鸦片给旧中国造成的累累伤痕。其实,毒品之害何止猛于虎也!禁毒之举,关乎民族兴衰,关乎国家强弱。毒品犯罪存在一天,禁毒之剑就会随时出鞘……鉴古察今,历史不能忘却,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近代以来的毒品问题及禁烟禁毒的历史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未予足够重视,研究的论著十分有限。因此,那些对“禁毒”研究有所建构或贡献的学者,往往是值得人们致敬的。

  朱庆葆和刘霆这两位学者合著的《黑色的瘟疫》从中国毒品起源,到晚清、民国和新中国,各种政治势力和社会组织围绕烟毒问题进行的殊死斗争,直至对21世纪我国毒品问题的预测与展望串连起历史,全书图文结合,资料翔实,持论公允,叙述生动,全景式真实再现了中国吸毒贩毒与反吸毒反贩毒的历史画卷。

  邵雍的《中国近代贩毒史》,研究了毒贩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演变、社会网络及经营之道,但在论及禁毒时,则将重点放在了禁止毒品的贩运方面。王宏斌的《禁毒史鉴》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中国鸦片烟毒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毒品泛滥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民族等各方面带来的严重危害,中国两百余年来历次禁烟拒毒运动的情况和成败得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当代禁毒的颇有价值的新见解。是一本切合时宜,具有较高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好书。

  比较值得推崇的图书,还有凌青和邵秦主编的《从虎门销烟到当代中国禁毒》、诸羽的《割除毒瘤——共和国首次禁毒禁娼述实》、傅建成的《百年瘟疫——烟毒问题与中国社会》、冼波的《烟毒的历史》……一系列的禁烟禁毒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研究不仅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也通过系统总结中国近代以来的禁烟禁毒历程,为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禁毒事业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潘启雯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