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著名小说家维达尔去世 曾开创同性恋书写先河

2012年08月02日 07:55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戈尔·维达尔年轻时即在小说中“出柜”。

  1981年出版的《政坛欲火》。

  1990年出版的《乱世大总统林肯》。

  (记者吴永熹 于丽丽)当地时间7月31日,美国著名小说家戈尔·维达尔于好莱坞家中病逝,享年86岁。据维达尔侄子Burr Steers称,其死因是肺炎引起的并发症。

  在世人眼中,维达尔是一位英俊、优雅、带着贵族气息的人物。集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政论家、政治人物及演员等多种身份于一身,一生可谓精彩绝伦。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维达尔可谓超级丰产。他的名下有25部小说,两部回忆录,十余部电影和戏剧,以及数部高度风格化、被广为阅读的散文集。与此同时,他还积极介入时政,是一位反应及时的政治评论家和政府的批评者,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多有批评。而他最著名的形象应该是一个同性恋者和一个愤世嫉俗的反叛者。

  成名于“出柜”小说

  戈尔·维达尔最著名的形象应该是一个同性恋者和一个反叛者。他的成名作是他写于1948年的第三部小说,名为《城市与栋梁》(The City and the Pillar)。这本小说基本上可被称为一本“出柜”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来自弗吉尼亚的英俊的运动青年,慢慢发现自己同性恋身份的故事。故事以维达尔中学同学、他的同性恋人Jimmie Trimble为原型。维达尔称Trimble是自己的“理想的兄弟”,他的“另一半”,是他此生中唯一让他感受到完全的爱的人,这段感情因Trimble在二战中的早逝而被永远地封存起来。有评论者称,就今天的标准看,它是平淡而谨慎的,但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它的出版随即成为一桩丑闻,被批判为堕落与色情。维达尔后来称因为这本书,他被当时的文学和评论体系——尤其是《纽约时报》——拉进了黑名单。而如今,《纽约时报》在维达尔讣闻里说他“可能是对的”。

  无论如何,和田纳西·威廉斯1944年的《玻璃动物园》一道,维达尔的小说开了同性恋书写的先河。与同为同性恋(或双性恋)作家的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杜鲁门·卡波特一起,他们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写作被认为推动了美国同性恋群体对自身权益的觉醒和上世纪六十年代同性恋运动的发展。在今年出版的研究同性恋文学的《杰出的非法者》一书中,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布拉姆(Christopher Bram)说维达尔引导了同性恋文学前半部分的发展史,而艾德蒙·怀特(Edmund White)则是其第二阶段的引导者。

  从文学跨向政治

  《城市与栋梁》之后,文学界的排斥使得维达尔被迫放弃小说写作,转而以Edgar Box为笔名发表推理小说。为谋生计他开始写作电视剧本,后又转向舞台剧和电影剧本创作,甚至一度成为米高梅的签约剧作家。维达尔最为成功的剧本应是《The Best Men》,一个关于两位总统竞选人之间斗争的故事。其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达520场,并被改编为一部成功的电影,于1964年上映。从好莱坞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后,维达尔的兴趣开始转向了政治。他和罗斯福夫妇成为朋友,1960年还去参选纽约州北部第29区民主党国会议员。

  生于西点军校的军官家庭,与前副总统戈尔是亲戚,维达尔却对美国的军事主义深恶痛绝。他坚决反对美国在越南和伊拉克的战争,关于9·11事件,他甚至公开发言声称布什政府事先对恐怖袭击有所了解,只是为了自身利益未加以制止。他还一再地对美国的衰落作出警告。

  ■ 学者评说

  董鼎山(旅美学者):我最喜欢的当代美国作家是戈尔·维达尔,他是美国文坛的元老,我特别喜欢他满含幽默讽刺的杂文,很有味道。他泼辣的文笔与机智的谈话使之成为美国文学界的“明星”。他是个小说家、散文家、杂文家、评论家。思想上愤世嫉俗,我的性格和他比较接近。

  蔡天新(数学教授,诗人,曾于德国第四届柏林国际文学节(2004)上见过戈尔·维达尔):如同一位英国批评家所指出的,“维达尔像一只温文尔雅的食肉鸟,盘旋于落败社会的上空,那种遗憾、宽慰和愤怒的完美结合是他个人的独特风格。”用《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的作者拉塞尔·雅各比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不对任何人负责的坚定独立的灵魂”。有感于维达尔的尖锐和辛辣,以及散文创作的巨大成就,我在告别之际问他是否也写诗,他回答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我随即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看来我是比你更优秀的诗人”,这回我终于看见维达尔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那是一个外表刚毅内心脆弱的老人的笑容。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