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八一四空战的烈士们:牺牲时平均年龄不到25岁(4)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13日 13:14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汤卜生 汤伟华供图

  汤卜生:

  独自驾机空中晋谒孙中山陵墓

  ●湖北黄梅人

  ●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三期

  ●空军第3大队25队队长

  ●1938年8月18日衡阳空战中阵亡

  ●追赠少校

  汤卜生1912年出生仅三个月后,母亲就去世了。长期在山西任军医的父亲只能将汤卜生托付给远亲抚养。汤卜生在自传中提及这段童年艰苦的经历时有着自己的见解:“命运,夺去了我的母爱,却赐我一个最好磨练的机会,一个最适于练习搏斗的环境,使我能在现在,对于任何一项事件,认为非做不可,即无人助,亦得勇往直前。”

  “这样的想法也就决定了,当祖父成为一名战士他会在战场上拼着命与敌人厮杀。”汤卜生的孙女汤伟华体味着祖父作为一个抗日航空战士的心路历程。

  1937年8月14日至20日,作为空军第2大队第14队的一名飞行员,汤卜生连续一周,每天都飞往上海作战三四次,轰炸杨树浦、吴淞口外汇山码头、公大纱厂等处的敌军驻地以及虹口的日本兵营。1937年9月18日,中国空军组织了对上海日军目标的彻夜轰炸,汤卜生参加了此次轰炸并击中了位于四川北路的日军仓库,使敌人遭受重大损失……

  汤卜生一生的“壮举”中,发生在南京上空的那次必是载入史册的。1938年3月,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时任空军第5大队第25队队长的汤卜生,接受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单机飞临已沦陷的国都南京晋谒孙中山陵墓。这项任务被安排在1938年5月7日。这一天的午后,汤卜生驾驶着一架侦察机,从汉口出发向南京飞行。几个小时后,他飞到了南京,驾机在中山陵的上空缓缓绕行三周并空投了一束白玉兰以表达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之情。这是谒陵,也是宣告:我们会收复沦陷的国土!中国抗战必胜!日军发现汤卜生的飞机后立即追赶,在安庆拦截未果,他得已安然无恙地飞回基地,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回到汉口后,汤卜生在《中国的空军》杂志上发表了《五七飞京谒陵记》一文,汤伟华正是从这第一手的史料中,和祖父有了跨时空的“接触”。生活在南京的汤伟华,在清明节和祖父的殉国祭日都会去中山陵,“虽然一辈子都不可能见面,但是血缘使然,他是我心里永远的亲人。我会为祖母遗憾,为父亲伤感,但是祖父的英名永远留在史册上,也是值得欣慰的。”

  可就在空中谒陵发生3个月后,汤卜生就牺牲了。那时,日军为了尽快攻下武汉,不断轰炸宜昌衡阳。1938年8月18日上午,第3队大队长吴汝鎏率机七架、汤卜生率机三架协同迎敌。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汤卜生奋勇当先,连续对敌机多次发动进攻,在第二次进攻中,汤卜生击落敌机一架,当他第三次单枪匹马冲入敌机群与9架敌机厮杀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6岁。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