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市雕塑,不缺能力缺完备机制

2012年09月20日 17:26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城市雕塑,不缺能力缺机制

  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为了丰富城市景观和市民在视觉上与精神上的享受,城市雕塑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城市的街头巷尾。其中不乏一些造型美观、文化内涵丰富的城雕,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和象征。但同时,也有许多造型并不美观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的城雕,并且引起了市民的普遍热议。那么,这些城市雕塑是本身就存在问题还是民众的眼光太过挑剔?

  今年7月,郭靖黄蓉雕像成为襄阳市汉江旅游风光带夜景亮化工程的人文景观之一,雕像名为“射雕情缘” ,总耗资100万元; 8月,郑州市标志性建筑中原福塔前广场中央新建的一座雕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肥嘟嘟的卡通猪石雕被指造型奇特; 8月17日凌晨,广受争议的乌鲁木齐市三屯碑“飞天女神”雕塑在夜幕中被拆除,它的出现距离拆除只有短短的10多天,这本是一项美化城市和造福市民的重点工程,却遭来公众的不满。

  以上几个案例,集中反映了目前城雕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让民众不满的主要症结。首先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一点就是城市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问题。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城雕一般都承载着其所在城市的人文、历史和精神。尤其在公共空间中,因其不同于私人的审美空间,不能以个人的审美喜好为标准。同时,公共空间的艺术作品因尺寸大、投资大、耗时多、观者多,往往更需要以谨慎的态度来建造。其次,城市雕塑因其庞大的体积而涉及到高昂的制作成本,为避免在其完工后遭受非议,不妨采取多方竞标以及设计稿完成后在网络上先行展示的方法,让市民投票,最大限度减免因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不尽如人意所造成的视觉污染以及公众的不满情绪。

  当然,即便是在文艺复兴的辉煌时代,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在展示之初也颇受劫难,大卫曾被强行穿上无花果叶来遮羞。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卫从容的意态和蓄势待发的气势已经成为佛罗伦萨的象征,一切流言与传说都成为这尊完美雕塑的点缀。要注意的是,《大卫》的成功与其所处的环境分不开,同样的大卫放到中国的城市空间中可能就不合适,因为我们缺乏这样的裸体雕塑的传统与语境。

  尽管今日已是一个多元并存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雕塑可以天马行空恣意妄为。城市雕塑属于雕塑的门类,但同时它更隶属于一个大的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它受到城市文化的制约与选择。这个制约与选择应考虑到大气庄严的文化品格,而非小我的幽默感和个体式孤芳自赏的艺术趣味。此外,中国本就是一个缺乏城市雕塑传统的国家,城市化发展历史较短,城市公共文化还不够发达。城市空间应对公民平等开放,城市公民也应对城市公共事务有平等参与的权力。而要形成这样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城市雕塑能从设计之初到完工,都与公众之间有一个透明、互动的过程,且尊重市民的选择,并把市民的意见作为检验城市雕塑的重要指标,就必然会推动城市雕塑的良性发展。

  城市雕塑,想说爱你不容易。我们缺的不是能力、经费与魄力,而是需要更为完备的机制,这才是使城市雕塑走出争议误区的关键。作者:杨简茹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