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戏剧市场如何走上良性道路?根本在于培养观众

2012年11月05日 15:35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图版美术绘制:李法明

  北京人艺《喜剧的忧伤》火得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10月26日至11月15日该剧在首都剧场二轮公演,早在10月9日上午9点30分正式开票到当日11点30分时,全部票售罄,12场总票房达到504万元。有网友甚至大呼“希望人艺也像铁道部一样卖站票”,一票难求、场场爆满等形容词来形容这种火爆程度似乎都恰如其分。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剧本本土化、喜剧精神的开掘、舞台表演等方面看,该剧都是成功的,其演出带来的轰动景象,也是近十多年来北京演出市场少有的,或可称之为“‘喜剧的忧伤’现象”。这样一种演出现象,传递了怎样的艺术信息?这是话剧市场的必然现象还是偶然为之?记者带着诸多疑问,抛开单纯聚焦于明星与票房的因素,探究话剧市场背后的“喜剧”与“忧伤”。

  大明星+好剧本+强出品≈高票房

  《喜剧的忧伤》是陈道明阔别中央戏剧学院30年之后出演的第一场话剧,其重回舞台的个人效应可想而知。除了明星效应以外,陈道明和何冰二人的飙戏也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首都剧场曾上演过二人的《洋麻将》、《SORRY》,这些演出对演员表演的要求极高。《喜剧的忧伤》中,陈道明和何冰正是依靠表演压住了全场,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力,成为整个剧场的重心。同时,剧评人徐健认为,此次演出的成功还得益于一个好的剧本。《喜剧的忧伤》改编自日本著名剧作家三谷幸喜的《笑的大学》。该剧于1996年在日本首演后就大受欢迎,而后又经改编分别在俄罗斯、法国、英国、加拿大、韩国以及中国香港成功上演。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商业话剧成功最重要的推动力来自持续的制度化和世俗化。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留守女士》、北京的《离婚了就别来找我》等小剧场话剧在商业上就取得过很大的成功。甚至还出现过陈佩斯的《阳台》、孟京辉的《琥珀》、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等一票难求、票房轻松过千万的商业戏剧。在这方面北京人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其实北京人艺的作品之所以一直常演不衰,是因为它包含了商业成功的元素,即:品牌、明星、作品、营销。这里,离不开北京人艺优秀的艺术传统以及独特的写实写意结合的演剧风格;郑榕、林连昆、濮存昕等表演艺术家以及宋丹丹、徐帆、陈小艺等影视明星对票房的巨大吸引;此外,良好的工作计划与流程,适度有序的对外宣传与媒体开放都具有成功营销的影子。

  在北京人艺倾力打造的诸多经典话剧当中,《喜剧的忧伤》已成为人艺又一个不可复制的商业奇迹。在谈到该剧的票房神话时,知名戏剧制作人尹璐的一个总结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它做到了国外商业戏剧的每一条标准,是不可复制的。但明星演员、优秀脚本、厉害的出品方则是话剧演出可以从该剧学到的地方。”

  喜剧时代呼啸而来

  事实上,近年来喜剧渐有泛滥之势,凡是喜剧几乎都有票房保证,白领话剧中就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喜剧,诸如《和空姐同居的日子》、《和我的前妻谈恋爱》,《和谁去过情人节》等,都是喜剧形态的作品。文化学者周宪早在1997年就宣告了喜剧时代的来临,因为中国社会已逐渐转向消费社会,而“喜剧性最切合于消费享乐主义的意识形态要求。”从事现当代话剧研究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杨新宇就分析指出,当消费成为文化的重要功能时,文化产品的娱乐性就凸显出来,而以逗笑为最基本目标的喜剧,显然最符合大众放松休闲、寻求快乐的要求。

  话剧市场早已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时代脉搏,奉献出了一大批喜剧作品。纵观当今话剧舞台,大量的喜剧作品其实也只能称之为闹剧,却极度欠缺乐观向上、追求自由的喜剧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喜剧的忧伤》一经推出就受到热捧就不足为奇,除此之外,如中央戏剧学院黄维若的《秀才与刽子手》这样一出黑色喜剧的出现,也可谓令人心旷神怡,在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之外又树起一道喜剧的独特风景,成为近年难得一见的既叫座又叫好的喜剧佳作。

  应当说,喜剧是有生命力的。剧评人徐健认为,《喜剧的忧伤》以“会心的笑”这一方式,呈现了更高级的喜剧样式,它将娱乐与思想融于一体,让我们看到了喜剧的力量,看到了文学的力量。一部具有浓郁日本风格的戏为什么能在这么多个国家演出,为什么其中的喜剧成分能被不同国家的观众接受,并产生共鸣?这是因为该剧把戏剧性、喜剧性同对人自身的思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找到了喜剧本真的东西。真正的喜剧不仅有笑剧、闹剧的表层外衣,还有忧伤的表情,它给人会心的劝喻和警醒,是快乐且残酷的。

  话剧市场的 “ 忧伤 ” 情归何处 ?

  虽然《喜剧的忧伤》在北京市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由此断定中国的戏剧市场的“春天”已经来临还为时过早。很显然,明星的出演已成为话剧票房的有力保证,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话剧界却没有形成明星制的传统,并非所有话剧都能借鉴《喜剧的忧伤》的明星策略。除此之外,在欠缺话剧传统的中国社会,话剧仍然属于高端的小众消费品,如何培养潜在的话剧受众仍是话剧界面临的一大难题。从剧本的角度来看,海外移植剧本和小说体剧本的兴起也恰巧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话剧原创力的缺失。

  知名剧评人袁子航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喜剧的忧伤》票房的火爆对整个戏剧界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正面影响,反而造成了戏剧市场的不良发展。“北京每天晚上大小剧场加一块儿共四五十场话剧演出,如果大家都去看《喜剧的忧伤》了,那么其他的话剧,特别是小剧场话剧,就很难生存下去。”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上百家小型剧场面临亏损局面;上海40%的小剧场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其上座率仅仅维持在2成至3成。明星加盟很可能意味着大家想看的不是戏剧,而是自己在电视上熟悉的那些面孔,感受他们在现场真实的气息,但这不见得是一个良性发展的东西。

  谈及如何看待《喜剧的忧伤》对整个中国话剧市场的影响,袁子航相信,如果《喜剧的忧伤》能够在全国的一线二线城市进行巡演,一定会给全国的戏剧市场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因为外地的观众没有机会看话剧,《喜剧的忧伤》能帮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同时,记者从北京人艺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未来几年人艺还将新增两个中型剧场,并带来更多优秀剧目。

  那么,中国戏剧市场如何真正走上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呢?根本出路仍在于观众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北京人艺的年平均售票率是60%左右;上海现在有1800万常住人口,但上海话剧中心只有2万人次的固定观众群,这些数据可以清晰体现出我们在话剧推广和观众的培养上还是十分欠缺的。

  作为第三职业戏剧联盟的秘书长,袁子航认为“全民戏剧”是最大限度地开发有限的观众群,努力影响小众当中可能的观众群的最有效途径。“在国内,我们常常把观众和演员严格区分开,但实际上,话剧并非阳春白雪,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愿意去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戏剧中的一份子。”袁子航在此举出了百老汇经典剧目《猫》的例子,“假如今天晚上音乐剧《猫》里的一只‘猫’生病来不了了,百老汇任何一个酒吧里的服务生都可以立马上场替换。这就是百老汇的理念”。

  在百老汇,有的人是完全因为自己的喜好而来志愿排戏的,分文不取;部分志愿者白天有其他的工作,只有晚上才能来到剧场。据袁子航介绍,国内的第三职业戏剧联盟也正在努力实现培养平民话剧人才和专业观众的目标。“三职的扶持会让更多的人得以通过戏剧的形式表达自我的思想,追求艺术上的梦想。”袁子航强调,培育大众的戏剧参与意识,远远比追求明星效应和高票房意义更加重大。

  记者 赵亮 邓崎凡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