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焦裕禄16岁扛枪抗日 曾被鬼子脚踢棍打灌凉水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1月20日 09:51 来源:大河报 参与互动(0)
焦裕禄16岁扛枪抗日曾被鬼子脚踢棍打灌凉水
一谈起焦裕禄当年去世的事情,90岁的民兵战友情绪激动。

  编者按

  “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这一切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已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着兰考人民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道上继续奋勇前进……”46年前,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上的这些文字,让人们记住了一个传诵至今的名字“焦裕禄”,亦让一种源自“县委书记的榜样”的强韧力量,蓬勃不息,历久弥新。

  焦裕禄,我们始终未曾忘怀!焦裕禄精神,我们始终秉承发扬!

  从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焦裕禄,经历了怎样的岁月磨难,最终完成了凤凰涅 ?参加革命前的年少的焦裕禄,有着怎样的曲折遭遇鲜为人知?近日,本报记者专赴鲁中大地,一一寻解。

  核心提示

  深秋的鲁中大地,风起天凉,淄河清淌。从淄博市驱车南行一个多小时,抵达岳阳山下,一个小镇于淄河河畔蓦然闪现。随着镇里熙攘人流向西,步入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狭长胡同,就踏进了北崮山村。北崮山村,是焦裕禄出生地。焦裕禄留在北崮山村最多的时光,是他25岁之前的纷乱岁月。11月1日至4日,本报记者拜访焦裕禄故里,打捞他遗存家乡山水的踪迹与音容,一张由迷茫、抗争直至觉醒、奋斗拼成的“革命底色”,逐渐呈现。

  □记者 孟冉 通讯员 杨宝章 文 记者 李康 图

  1

  “叔公焦裕禄”让侄媳妇“可骄傲”

  作为十八大献礼剧目,前不久在央视热播的30集电视剧《焦裕禄》,广受赞誉。

  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电影《焦裕禄》首映式,还是去年7月这部电视剧的封镜地,都以“向焦裕禄致敬”的姿态,选在了北崮山村,让身为焦裕禄侄媳妇的赵心艾,得以零距离见识“不同面目的叔公”。

  洁净坚实的石板村路,蜿蜒于青瓦白墙间,眼前的北崮山村朴素自然,一切风物雅致静谧。在村支部书记焦和方指引下,一座简易古朴的门楼映入记者眼帘,不大的门楣上写着“焦裕禄故居”。木门打开,等候多时的赵心艾笑吟吟地迎出小院。

  这座占地不足半亩的四合院,曾承载了焦裕禄的年少悲欢。而今,小院里3间正房、6间厢房、闲置的石磨、码放农具的棚子以及4棵高耸的刺槐,皆已被当做文物保护起来。

  今年74岁的赵心艾,是目前唯一看家护院的焦家人。

  赵心艾被人告知“电视上正演你叔公哩”时,《焦裕禄》已播到第五集。“看他不管刮风下雨,都在地里干活,人家说他是个‘嘲巴’(当地方言,傻瓜的意思)。我可不觉得他是‘嘲巴’,这才是他真人嘛。”赵心艾说。

  赵心艾的丈夫焦守忠,是焦裕禄的亲侄儿。“我只在老家见过叔公一次,到我嫁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去世四五个月了。”赵心艾说,焦守忠(2009年离世)最了解焦裕禄,“叔公以前的很多事,都是守忠活着时讲给我的。”她说,在自己心里,焦裕禄“不是啥县委书记,就是个叫我可尊重、可骄傲的叔公”。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