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耄耋老人迷上圆明园 呕心搜史海重绘101座建筑

2012年11月20日 14:19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实习生 石滢琪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图书馆里,一群朝气蓬勃的学子中间常有一位耄耋老人端坐看书。老人总是戴着黑框老花镜,翻看文献时偶尔会记几个数据,然后再列出一个算式计算起来。坐得久了,原本就有些驼背的他连直起腰都有些困难。这位老人名叫张恩荫,今年80岁。1977年,从部队复员的他被分配到圆明园管理处工作后,便对圆明园建筑着了迷。

  1993年退休后,在原单位的支持下,他全心投入,终于从各种文献、图纸、烫样(清代建筑模型)中,将圆明园内101座建筑的详细尺寸整理出来。其中有些建筑,不仅明确列出建筑本身的基本高度、四围尺寸,连建筑内部大梁、椽子的尺寸也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张老研究圆明园的主要资料来源是清代各种文献,这些文献虽然集中收藏于北京,却分散在北京档案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各处,查阅起来很不方便,而文献中有关圆明园的记载则更加分散。因此,搜集史料,既是研究圆明园的第一步,也是最繁琐、最耗时的一步。

  在图纸上复原圆明园的主要建筑,是张老研究圆明园的主要目的。目前,圆明园遗址里的大部分建筑都仅剩地基,根据地基无法判断建筑的高度、房间个数、大小等等。即使是1933年《圆明三园遗址实测图》等权威文献资料,也仅是一张宫殿布局的平面图,没有实际建筑数据。为此,张老成了相关单位阅览室的常客,只要是有关清代建筑的史料他都仔细查阅,相关建筑平面图他也一一复印下来,烫样用相机从各个角度拍下来。这项工作远不像听上去那么简单,需要极大的耐心。仅仅在国家图书馆善本阅览室,张老逐张翻阅的清代藏图就有105包,共2200多张。

  大多数时候,只要找到一个建筑中最重要的几组数据,比如知道殿内柱子的数量和间距,就可以按照清代皇家建筑的严格规范,推断出窗子、门等的尺寸。由于平面图和烫样非常有限,文字记载便极具研究价值。比如,清代皇帝的御制诗文里不少提到过圆明园建筑,张老也一字一句研究。

  张老的家中,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是圆明园资料收藏室。书架上、地板上,甚至单人床上都堆满了资料。找到这些资料后,他还要把清代的长度计量单位换算成我们现在使用的单位。“我其实就想让人们以最直观和方便的方式来想象圆明园,如果将来要复建圆明园,这些数据也可以减少换算的麻烦。”他说。

  2010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出资,将张老的研究成果集结成40多万字的《圆明园百景图志》一书,邀请画家根据张老整理出来的资料,绘制了多幅建筑图画,让人们直观了解到圆明园建筑的模样,画家张宝成还根据张老提供的文稿复原出圆明园部分鸟瞰图。张老随后又出版了《三山五园史略》、《圆明大观话盛衰》,试图向读者复原一个文字中的圆明园。

  张老并不满足于让研究成果只是躺在书本里。最近,张老从报纸上得知,与他同住在海淀的一位民间艺人杨增华,用木头复建了六座圆明园微缩景观。这让张老特别兴奋,他千方百计打听到杨增华的联系方式,打算把自己搜集的数据提供给他。

  “我归纳整理这么多资料,不是为了收藏,是希望能被实实在在利用起来。”张老说。现在圆明园管理处每逢遇到建筑方面的问题,都还要打电话向他求助,接到这样的电话,张老的声音就会一下子响亮好多。因为,研究圆明园,是他一辈子割舍不下的事业。

  本报实习生 石滢琪

  通讯员 陈厚舜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