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潮歌谈《又见平遥》:想让观众看完后特别光荣

2013年01月23日 09:41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王潮歌谈《又见平遥》:想让观众看完后特别光荣

  王潮歌执导的《又见平遥》将在春节期间正式开场。十年来,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铁三角”已共同打造了七个“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不过,《又见平遥》没有再使用“印象”二字,主创人员中也不见张艺谋的名字。对此,王潮歌称:“我觉得它是一个新的品牌。对我们的‘印象’系列,媒体一说就是两个负面,总是问我:第一个,你重复了吧?第二个,张艺谋又是挂名吧?”

  走着看演出

  “做《又见平遥》我挺害怕,因为我的步子有点大。人家说迈半步就叫胜利,迈一步就已经不错了,我觉得我迈了一步半,大了点。”

  让王潮歌如此忐忑的原因是,《又见平遥》与以往的“印象”系列有巨大的差别。演出场地不再是实景山水,而是一座专门建造的剧场。剧场没有传统的观众席和舞台,观众在8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而表演者也会在观剧人群中往来穿梭,甚至与观众对话。

  王潮歌设计了三条线,让观众从三个入口进入,不同线路的剧情展开次序也不同。三条线的演出同时进行,还不能“打架”。几天前王潮歌特地组织一千名观众进行了一次“动线”试演,结果让她特别自豪。“不能总是那么看戏,台上的布景换来换去。如果我肯迈这一步,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与祖先相遇

  王潮歌告诉记者,那次“动线”试演结束时,观众非常激动。“那哭得!最后全都站起来了,一千人一直嚷嚷。”

  专门为《又见平遥》建起的大剧场耗资4亿,对比30亿的国家大剧院,王潮歌评价它“性价比很高”。“平遥是一个城,在这个城里活着的肯定是人,人是怎么生活的,这是我关心的,那些人到今天,他们是怎么传下来的,这是我特别在意的。”王潮歌将着眼点放在了血脉的传承上,在整个演出中,祖先的魂魄始终游荡在剧场里。“我特别想让大家看完走出去的时候,想想祖宗,对自己的血脉感觉到光荣。我们的祖先不可能把一块砖雕得这么漂亮,身上却穿着破衣服;不可能房间里摆着那么漂亮的木雕,他把一口痰吐在那儿。他应该相当有气质,相当讲究,相当有文化。”

  《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每年的游客接待量超过150万,现在《又见平遥》的成绩还是未知数,但王潮歌很自信。她说,《又见平遥》将在这座剧场里循环演出,成为景区旅游的一部分,自己在拼命打造一台“100分”的演出。

  见习记者 李婕

  记者观点

  旅游演艺冷思考

  近年来,无论“印象”系列还是其他实景演出、旅游演艺,经常面对成本太高、形式雷同、破坏环境、缺乏特色等指责。但质疑声中,此类演出却越来越红火,除了张艺谋,梅帅元团队也已连续在河南、山东等多地打造实景演出,而陈凯歌的《希夷之大理》、陆川的《鸟巢·吸引》更让人们看到了旅游演艺市场对名导的吸引力。同时,高投资也成为旅游演艺的趋势:专做文化和旅游的宋城集团此前豪情宣布,5年之内投入40亿在全国复制10个“千古情”实景演出。

  但旅游演艺“大片”虽有不少,精品却不多。一些旅游热点地区的旅游演艺已呈现泛滥和雷同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底,国内的旅游演艺项目已有约230台,产业收入达到27.7亿元,不过,其中在北京和上海,杂技表演类型占了半数以上。陕西省歌舞剧院副院长刘庆也说过,西安的“仿唐”演出已经跟仿兵马俑一样随处可见了。

  王潮歌曾在采访中表示,中国的旅游文化演出市场还未完全形成,应该百花齐放。目前,市场培育期似乎已经过去,观众对旅游演出变得挑剔起来,优胜劣汰是必然结果。希望各地政府和投资者在项目上马前,对资源、创新、环保等方面做充分考量,别再盲目跟风,赔了演出,又毁了山水。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