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摄影家王建男7年间17次探索北极 拍下3万张照片

2013年03月18日 14:48 来源:青岛早报 参与互动(0)

核心提示

  7年、17次到北极、3万张照片、百万字札记,这是一名普通的中国人、一名曾经的报人与北极之间的数字关系。从2005年到2012年,中国摄影家王建男考察北极地区17次,其中9次进入北极圈,行程12万余公里,足迹遍布北极圈内8个国家的100多个原住民居住点与生态区,实名采访多族裔原住民370余人,存档数码照片3万余幅,各类考察札记180余万字……3月16日,王建男先生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政法学院,向海

  大学子们讲述 了他所看到的

  “真北极”。

  挑战人生探索“真北极”

  摄影记者出身的王建男曾是声名赫赫的报业先锋:担任过哈尔滨日报社社长、华夏时报社社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等职,主持组建了国内第一家企业性质的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成为第一个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报业改革的中国报人,在纽约世贸大厦举办过个人新闻摄影展……1950年出生于哈尔滨的王建男年轻时学过版画,当过搬运工、农民、中学教师。1976年进入哈尔滨日报社,任摄影记者、评论编辑,直至总编辑、社长,“冰城”哈尔滨的独特文化为他后来的北极情结奠定了基础,而在加拿大创办华人电视台并任董事长的工作经历为他进入北极创造了机会。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知道似乎遥不可及的北极原来这么近——从加拿大可以驾车进入北极圈。冰山、白熊、拉着皮船飞奔的爱斯基摩犬、身穿臃肿皮袍的因纽特人掷出笨重的长矛……心中勾勒着向往已久的北极画面,王建男决心带上相机去看看,可是头戴棒球帽、身穿格子衬衫、皮夹克、开着越野车的因纽特酋长罗杰完全颠覆了王建男心目中的北极形象,引起了他作为一名媒体人的好奇,于是他一次次地来到了北极。

  17次花了10万美金

  从2005年第一次进入北极开始,他就决定要深度考察北极的生态现状,把真实的北极记录下来、传播出去。于是,他的环北极生态摄影考察开始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4年根据北极原住民居住现状划定的“北极人文圈”涵盖了加拿大、丹麦/格陵兰、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8个国家在北极地区的领土,面积约27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60余万,王建男决定要全部走完这些地方的人类居住点。他估计,北极人文圈内大约有二三百个人类居住点,而他现在已经考察了100多个。

  从2005年到2012年,他和妻子一共17次进出北极,每次一周到20多天不等,总共花了10万美金,足迹遍布北极8国的极北地区,考察访问了上百个人居点和生态区,留下的存档照片3万张,写下各类札记一百多万字,足迹踏上的最北点到了北纬80°左右的地区。他现在已经是拥有北极纪实照片数量最多、涉猎地域最广的中国摄影家和观察家。

  独树一帜考察北极人文

  报告会上,王建男用概览、生态与人文三部分向海大学子们介绍了他眼中的真实的北极。其中,“概览”部分为 “表情100”和“北上回眸”,生态部分包括 “地貌”、“天象”“物种”等专题,人文部分包括 “聚落”、“风情”、“渔猎民族”、“新淘金时代”、“迎接新的太阳”等专题。在这里,原先人们印象中的吃生肉住雪屋、穿兽皮长袍坐狗拉雪橇的北极不见了,而是一个全新的时髦、新潮、穿衣时尚、开进口汽车和摩托雪橇的 “新”北极,也有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侵袭,甚至还有对全球变暖影响北极的深入研究。这样的北极,才是21世纪初叶真实的北极。

  记者 王建亮 摄影报道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