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作家“手稿”成“手抄稿” 受金钱诱惑刻意制作

2013年03月27日 15:35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仿佛一夜之间,“手稿”成了“手抄稿”。记者最近在调查中发现,在手稿市价大涨,藏家普遍患上“手稿饥渴症”的今天,有受金钱诱惑的作家正在以抄写的方式刻意“制造手稿”。“手抄稿”的泛滥,被认为可能彻底毁掉“手稿”原先具有的记录作家创作轨迹的功能,让读者莫辨真伪。

  洛阳纸贵

  在世名家手稿贵过黄金

  著名作家荆歌在日前自己的微博上搞了一场“微拍卖”,拍品是他即将在今年第2期上海《小说界》杂志发表小说《一刻》的手稿。荆歌这份小说手稿以毛笔直接写于宣纸八行笺之上,万字,60页。荆歌手稿开出的起拍价是2万元,经过一天叫价,最终以5.6万元的高价被一位叫“庄子的微博”的网友买走,可谓皆大欢喜。然而,荆歌确实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坚持手写作品的几位作家之一。

  “80后和90后写手几乎是清一色‘电脑族’,估计他们现在笔怎么拿都忘记了吧。50后60后作家年轻时都是手写的,但现在许多已经改用电脑了,而且适应了这种生活。剩下的‘老顽固’没几位了”。手稿藏家许先生对记者说,因为仅有的几位手写作家更愿将手稿捐给文学馆或图书馆,所以现在想觅得一部名家手稿是难上加难,“根本无从找起,我觉得收藏界都有一种‘手稿饥渴症’了”。

  在极端稀缺之下,最近作家手稿洛阳纸贵。像周作人、胡适、郁达夫这样的已故名人手稿都已进入“百万元级”的行列,而在世作家手稿因被认为存量比那些老前辈更少,所以被普遍看涨。许先生认为,荆歌万字手稿拍出5.6万元并不意外,“若以手稿重量来论,当代作家手稿早已贵过了黄金”。

  偷梁换柱

  “手稿”成“手抄稿”

  现在的局面是,一方面当代作家手稿一纸难觅,一方面收藏行情一天一涨。在此情况下,一些“脑子活”的藏家便开始向作家发起了“攻击”。南京作协副主席鲁敏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在进入“名作家”行列后,她就遇到过藏家来买手稿之事。

  但是1973年出生的鲁敏从来都是用电脑写作,身边没有一纸一字,于是藏家就怂恿她把存在电脑里的那些作品手抄一遍,他们要的就是这手抄稿。这种做法被鲁敏拒绝,因为在她看来这就是“伪作”。

  可并非所有作家面对金钱诱惑都舍得拒绝。据记者所知,有一些早已改用电脑写作的作家,现在又重新拿起了笔,采用“双轨制”创作模式——先在电脑上把作品敲出来(他们已经不习惯在稿纸上思考),再把作品手抄一遍,就拿这些手抄稿去卖钱。当然因为精力有限,作家手抄的大部分为短篇作品,可他们卖手抄稿的所得远远超过作品发表的稿费。

  资深评论人金哲对记者说,如果将“手抄稿”视为作家的书法作品(毛笔或硬笔),那卖一点钱似乎无可厚非。但如果将“手抄稿”当“手稿”来卖,那就是一种欺骗,欺骗的目的就是为了钱。“毕竟作为研究一位作家的重要材料,手稿中蕴含了作家创作过程中的很多信息,人们通过那些稿纸上的删改痕迹,可以看到作家思考的过程。而手抄稿只是誊写,没有任何信息”。 郦亮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