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家级文保道韵楼外墙受损严重 3年未修复

2013年05月24日 14: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道韵楼在造型设计、建筑格局、实用价值等方面体现出了“古、大、奇、美”的特色。

记者 张雪超 王立元/文 卢 旭/图

  说起土楼,人们首先会想起福建龙岩、漳州地区那些造型独特、古朴雄奇的客家土楼。其实,在广东潮汕地区,同样有着规模庞大、形制多样、历史悠久的土楼,并且有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大的八角土楼。为此,本报“美丽中国·海疆行”记者专程前往位于闽粤边界的潮州市饶平县,探寻饶平土楼的魅力和保护情况。

  以上分别是永兴楼(图一)、朝阳楼(图二)、龙光楼(图三)、里秀楼(图四),留守在土楼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

  从饶平县城一路向北,沿着坑洼不平的公路驱车行进2个小时,记者找到了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的道韵楼。

  “道韵”之韵—— 土楼之王遗世独立

  走近这座庞然大物,高大的门楼让人仰视,土黄色的外墙斑驳坑洼,如老人饱经风霜的脸。正中门楼上“道韵楼”3个字遒劲有力,上方还有一个硕大的五角星图案,是“大跃进”时期留下的印迹。据介绍,道韵楼始建于1477年,由黄氏族人三代人历时100多年才完工,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建成,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此楼为正八角形古堡式楼寨,三进三环构成八卦的形状,总面积约为1万多平方米,公认是中国最大的正八角土楼。

  道韵楼共有房屋72间,从三层的木制阁楼上望去,连绵不绝的房屋连相机的广角镜头都难以包容。每一户人家包括庭院、天井、客厅、阁楼等区域,功能齐全。土楼全部建筑使用竹钉,至今仍未腐烂。楼里有水井32口,水质清澈,仍是居民饮用水的来源。据说,以前每家水沟里还养着乌龟,来帮助疏通下水道。从地形、外观到功用,道韵楼每一处细节都精心设计。正是依靠着这座先人智慧和心血凝聚而成的土楼,黄氏族人才能团结在一起,穿越400年风雨,抵御着野兽、地震、台风、战乱、盗匪的侵袭,在深山之中守护着家族的延绵,求得一份朴实的田园之乐。

  据了解,在饶平地区,像道韵楼这样具有数百年历史,形制完整、独具特色的土楼还有很多。距离道韵楼仅1公里就有一座圆形土楼——“里秀楼”,修建于清乾隆年间。而几公里外的官田村有一座广业楼,同样有400多年历史,因曾作为人民公社驻地,每户人家两边墙上都保留着毛主席头像,给这座古楼平添了一道红色的印迹。据不完全统计,饶平地区现保存有土楼建筑超过500座,数量相当丰富。

  人去楼渐空—— 土楼人家盛景不再

  记者到道韵楼时正值中午,不时有村民推着自行车进出,孩子们端着碗在门口吃饭,屋檐下黄狗悠闲午睡,肥硕的母鸡在空地上漫步,一派田园景象。但是,很多房子大门落锁,布满灰尘,显然许久都无人居住。据村民介绍,道韵楼最多的时候住有160多户,600多人,如今只剩下40多户,100多人。楼里的居民多以种地、种树、采茶为生,或是去镇上的陶瓷厂上班。

  道韵楼的住户祖上来自福建,而现在已经被同化成讲潮汕话、听潮剧、喝功夫茶的潮汕人。在一位居民家里,记者看到墙壁和屋顶都贴着墙纸,电视机、洗衣机等常用电器一应俱全。如果只看房屋的内部,很难将其与一般的农村住宅区别开来。村民告诉记者,经济条件稍好的居民,都不愿意住在土楼里,他们会到村里建房或是镇上买房,留在土楼里的多半是老人和孩子。

  在南联村的里秀楼里,能住数百人的土楼,如今只剩下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80多岁的邱老伯一辈子都在这座土楼里生活,说起土楼昔日热闹的情景,老伯有些许落寞。虽然儿女早已搬走,屋子里陈设简单,屋顶还多处漏雨,但是他依然坚持住在这里。老人佝偻的身影与残破的土楼映衬在一起,令人唏嘘。位于东潮乡的朝阳楼则是另一番景象。这座紧邻公路的土楼里住着不少居民,外型保持着圆形土楼的样式,但走进去才发现里面许多房屋已改建为水泥平房,与原有的瓦房交织在一起,显得极不协调。

  里秀楼和朝阳楼的状况,是饶平土楼普遍面临的困境。对年轻人而言,阴暗的土楼远不如宽敞明亮的新式楼房有吸引力。土楼深刻的宗族烙印也制约了住房的流转,少有外人来填补。住户一旦迁离,房屋无人维修,必然加剧土楼的老化;而如果留守的住户对住宅自行改建,土楼原有风貌又很难保存。

  土楼保护遇尴尬—— 国家级文物的“村级”保护

  2006年,道韵楼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饶平县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记者在现场发现,道韵楼外墙受损严重,墙体只剩下裸露的黄土,用手指轻轻一抠就能掉下来。有一处墙壁已经严重外倾,村民在此树了一块“危险!此路不通”的警示牌。村民说,这是3年前台湾地震余波造成的,至今没有得到修复。

  为此,记者走访了负责道韵楼管理的南联村村委会。据当地人的说法,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重任却似乎全落到了村委会的头上。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村委会每年都要筹钱来维修道韵楼,所得资金勉强能应付小的修修补补,像墙体整体维修这样的大工程,村委会无力完成。几年前村委会就向上级文物部门报告,希望拨付维修经费,但一直没有回音。“现在已经进入雨季,再来场台风和大雨,道韵楼恐怕就撑不住了。”这里的村民很是担忧。

  记者发现,道韵楼的旅游开发也比较滞后。整个土楼只有一间屋子可对外开放。除了“五一”“十一”等假期,平时游客很少,门票收入只够支付讲解员工资。楼门口的池塘一角堆满了垃圾,水面布满了绿藻。来道韵楼的路上,没有明显的路标,附近也没有一间餐厅可供游客休息用餐。一个下午,除了记者,没有看到其他游客。

  相比道韵楼的状况,饶平其他土楼的情况更令人担忧。南联村里秀楼外墙上有数道平行的裂缝,几乎贯穿整个墙面。因无人管理,邱老伯只能自己找来石灰抹在裂缝之间。官田村的广业楼多间房屋坍塌,很多房屋杂草丛生。官田村另一座被称为“旧楼”的八卦形土楼,也因多处坍塌失修,失去了完整形状。渔村镇的多座土楼被改建得面目全非,成为凌乱不堪的大杂院,有些房屋被改作猪圈。

  2008年,福建省46座客家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3年3月,《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保护规划》正式公布。当福建土楼保护进入快车道的时候,同样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价值的饶平土楼,却在山林间逐渐老去,连道韵楼这样的“土楼之王”也岌岌可危,这不能不令人惋惜。

  文物部门回应:

  道韵楼修缮方案正在审批

  对于村委会反映的道韵楼保护经费不到位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广东省文物局和潮州市文物旅游局。相关部门给出的解释是,道韵楼的维修经费已经作出安排,但是由于修缮方案一直未获通过,因此未能下拨使用。

  据介绍,2010年3月,受台湾地震影响,道韵楼西侧外墙局部坍塌,潮州市文物旅游局拨款3万元进行维修。2010年11月,市文物旅游局开始编制道韵楼抢险加固方案,并根据省文物局的修改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后,上报国家文物局。2012年8月,因为抢险加固方案中含带了修缮内容,方案未获国家文物局批准。2012年10月,市文物旅游局重新设计了道韵楼总体修缮方案,维修工程预算为1500万元,正在报送国家文物局审批过程中。目前,180万元的省级保护专项经费已经拨付到潮州市,因为修缮方案还没有获批,所以才迟迟未能拨付使用。

  对于记者反映的情况,潮州市文物部门表示,鉴于道韵楼外墙险情,市文物旅游局已报请市财政局在省财政厅、省文化厅下拨的专项经费中转拨9.7万元给饶平县财政局,由饶平县文广新局具体实施道韵楼临时支撑加固工作,要求饶平县文广新局编制临时支撑加固工程预算,准备尽快实施。

  据了解,饶平县境内各时期土楼建筑数量众多,目前有县级保护单位7处,省级保护单位6处,全国重点保护单位1处。由于土楼建筑的材料特性,加之地处经济落后的偏僻山区,遗存土楼建筑大多保存状况较差。潮州市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地方财政难于投入土楼建筑的维修,市文物管理部门也在努力争取省和国家的经费支持,逐步推进重点土楼的保护维修。例如,2010年6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彩楼两个开间坍塌,市文物旅游局争取到省文物局的专项拨款8万元,于次年3月完成了新彩楼外围屋坍塌开间的修复。2011年,市文物旅游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编制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饶平土楼(含新彩楼、南阳楼、镇福楼、润丰楼)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大纲,得到省文物局批准并下拨规划编制专项经费75万元,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潮州市文物旅游局还表示,对于饶平土楼的合理利用和旅游发展规划,会在饶平土楼(含新彩楼、南阳楼、镇福楼、润丰楼)保护规划编制和紫来楼保护规划编制中做出专项安排,下一步将利用厦深高铁明年开通的契机,促进饶平土楼特色旅游的发展。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