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鲁庵印泥宣布复出 已消失半个世纪

2013年06月18日 09:01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6月13日,来自上海的“鲁庵印泥”在北京宣布复出,引起海内外书画篆刻界的广泛关注。

  此时,这个成名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为齐白石、张大千、吴湖帆等多位书画巨擘喜爱的国宝级印泥,距离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悄然消失,已经过了半个世纪。

  张鲁庵:醉心研制好印泥

  说及鲁庵印泥,必然提到张鲁庵先生。鲁庵印泥就是他研创的。

  张鲁庵(1901-1962),名咀英,字鲁庵,西泠印社早期会员,著名篆刻家和收藏家,浙江慈溪人,后定居上海,其父开设上海益元参行,又在杭州开设药行。虽然家资殷富,张鲁庵却没有纨绔习气,不过他对经商没兴趣,而是拜书画篆刻大家赵叔孺为师,把毕生的精力和资本投入到印谱的收集、印的收藏和印泥的研制中。他精于收藏鉴赏,藏品极为丰富,逝世后家人遵其遗愿,将1500多方图章和300多幅书画藏品捐给西泠印社。

  印泥是中国特有的文房之宝,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金石书画和历史文物之钤记,都要使用。据史书记载,印泥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最早的印泥是用粘土制的,用时用水浸湿,当时称封泥。隋唐时,纸张出现,人们弃粘土而用朱砂,用水调和于印面后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雏形。到了元代,又开始用油调和朱砂,逐渐发展成现代的印泥。

  选择印泥,就像选择笔墨一样,其品质好坏,直接影响艺术效果。因此,印泥在我国古代是文房不可或缺的。明清时代,书画篆刻艺术空前发展,流派纷呈,印泥的选择成了各派名家的重要事情。到了近代,一些书画家、篆刻家及艺术爱好者加入到研创印泥的行列,诞生了八宝印泥、鲁庵印泥、潜泉印泥等多个知名印泥。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人们还习惯地称呼张鲁庵为张咀英,这位来自富家的篆刻家,收藏了400多方印谱,潜心研究,出版专著,徜徉在篆刻艺术的海洋中,也萌生了研制中国最好印泥的念头。他相信科学,另辟蹊径,不惜巨资,进口了一些科研仪器和设备,购买了全国流行的29种印泥,聘请了几位化学教授和工程师逐一进行印泥成分和数据分析。尤其是购买八宝印泥,当时就有一两印泥一两黄金的说法,售价几十银元,可张咀英不计成本,买回研究,发现它的朱砂细微到竟能打穿滤纸,于是就高价雇请工人打磨朱砂,作为研制印泥的一道主料。就这样,张咀英开展了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对朱砂、蓖麻油、艾绒三种制作印泥的主要原料进行分析搭配,还对辅料添加和制作工艺流程做了改进,形成了50多张制造印泥的方子,记录在案。张咀英把由这些方子而生产的印泥送给艺林好友,获得好评,其中用49号方子所产的印泥最受齐白石、张大千、吴湖帆等名家欢迎,用该方生产的印泥色似红缎、稠如面筋、状若丝绒,具有鲜艳雅丽、质薄匀净、细腻温润、历久不变等特点,成为这些大师的首选。至此,以创制者张咀英的字而命名的“鲁庵印泥”出世,跻身知名印泥行列。

  张鲁庵做印泥,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故以玩的心态,不计成本地做印泥,做好后赠与志同道合的友人。从上世纪三十年代鲁庵印泥叫响,到1962年张鲁庵去世,近30年时间里,张鲁庵一直默默地调制生产着鲁庵印泥,送给那些朋友。他有两儿四女,但孩子们都各有事业,对鲁庵印泥兴趣不大。他因病去世后,鲁庵印泥就没有人生产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高式熊:一见如故得真传

  然而,最受书画家欢迎的鲁庵印泥49号秘方没有失传,张鲁庵在逝世前把他传给了高式熊。

  这位老人如今93岁高龄,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烁,是我国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是他,按照张鲁庵遗愿,把49号秘方捐给了国家,又多方奔走呼吁,使得鲁庵印泥终于复出,并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也成为国家认可的鲁庵印泥第二代传人。

  高式熊,1921年生,浙江鄞县人。其父高振霄是新中国上海市第一批文史馆馆员、书法家。他幼承家学,深爱篆刻,书法得到父亲亲授,15岁偶然得到一把刻字刀,始以书法、刻印和研究印谱为乐。那时,高家就居住在现在的延安中路913弄78号,艺林人物常常来此交流探讨,高式熊耳濡目染,进步很快。海上名家赵叔孺是高振霄的朋友,高式熊便经常随父到赵家玩。20岁那年的一天,高式熊带了几件自己的篆刻图章前去请教,赵叔孺一看,立马喊好,告其父后生可畏,一定要培养。并向高式熊介绍了他的学生张咀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庵也对高式熊多次进行艺术上的指导。

  没过几天,张咀英带高式熊来到他那如今位于重庆路石库门片区的家,把三间屋一间间地推开,里面全是他收藏的印谱。高式熊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张咀英指着印谱对高式熊说:“这些东西你喜欢,但你不用买,也买不起,你好好看,好好琢磨,将来我把所有东西都给你。”并拿出一盒印泥赠与高式熊。几天后,张咀英带着一个包来到高家,里面装有十多本印谱,这些印谱当时就卖几千块一本。他把包交给高式熊,上面附了一张印谱清单。他让高式熊先看这几本,看完后再按照清单去换。随后一年里,高式熊一有空就往张家跑,把张家收藏的400多本印谱看了一遍,边看边与张咀英切磋,这令高式熊眼界大开。

  就这样,两位相差21岁的篆刻家,因共同的爱好和赵叔孺的搭桥,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张鲁庵制作印泥时,就带着高式熊,边做边教,还专门为高式熊安置了一张办公桌。解放后,高式熊去张家更勤了,基本上每周都去两三天,两人或看印谱、或做印泥,经年累月,高式熊掌握了鲁庵印泥的制作技术。每次制作印泥,张鲁庵都自己备好材料,他对高式熊说,制作印泥的方子是死的,料是最重要的。

  “那时没有传人之说,也没有非遗之说,我和鲁庵先生就是好朋友,20年的交情,他信任我,我敬重他,他把技术传我,又把最好的秘方给我,我当然要完成他的遗愿。”高式熊说。

  遗憾的是,1962年张鲁庵去世后,由于文化大环境的变化,鲁庵印泥和文房四宝中的名品一样,渐渐销声匿迹。

  1982年,高式熊退休,他心中最牵挂的就是鲁庵印泥的传承。作为知名的书法家和篆刻家,也是印学鉴定专家,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奔走在有关机构、企业、书画篆刻家和投资人之间,一遍遍讲着鲁庵印泥的文化地位和复出意义,一次次地参与到恢复制作鲁庵印泥的试验中。其间,日本、台湾等地人士开出高价,劝说高式熊把鲁庵印泥49号秘方交给他们生产,他都不为所动。进入新世纪,上海市静安区决定对鲁庵印泥进行保护和挖掘,经过多年努力,鲁庵印泥在2005年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又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八宝印泥一道构成印泥界仅有的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静安区政府的帮助下,2013年1月31日,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在静安区石门一路15号挂牌成立,93岁的高式熊亲任主任,并收徒李耘萍和高定珠,鲁庵印泥有了第三代传人。

  高式熊说:“我很幸运,认识了张鲁庵这个朋友,我又身体好,赶上了文化繁荣的好时代,鲁庵印泥能在今天复出,离不开大家的重视和扶持。”

  李耘萍:印泥大师入“鲁庵”

  在我国首批40多位文房四宝艺术大师中,李耘萍是唯一的一位印泥艺术大师。从1963年起,她在印泥行业里浸染了50年,很早就是另一种知名印泥“潜泉印泥”的第三代传人。随着2013年正式拜师成为鲁庵印泥的第三代传人,她也成为印泥业唯一的两种知名印泥的传承人。

  印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是朱砂、蓖麻油和艾绒,这些看似到处都有的东西,因为矿床、气候和技术工艺的不同,质量大不一样。比如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是地表或地下水在循环中从地壳中带来的汞物质、在浅层低温条件下与硫氧化而成的物质,形成过程就很讲究,顶好的朱砂研磨后可以穿透滤纸。再如艾绒,是艾草叶子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后抽出的纤维,好的艾绒长度可达10多厘米,这就需要有适宜优质艾草生长的自然环境。

  1963年,李耘萍进入上海西泠印社,担负起潜泉印泥第三代传人的重任。潜泉印泥为吴隐创制,他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字石潜,号潜泉,工书画、善刻印,尤爱收集古印。他的夫人孙织云也是一位刻印名手,这对夫妇精于制作印泥,颇有名气。1904年杭州西泠印社成立时,首任社长吴昌硕十分欣赏吴隐夫妇为他制作的印泥,就鼓励他们创办一个印泥企业,以适应建社以后篆刻业发展的需要。吴隐夫妇便于当年来到上海自设分社,仍名西泠印社,自产自销潜泉印泥,同时收集出版印谱。潜泉印泥制作精细,配方严格,具有质地细腻、色泽沉着、冬不凝冻、夏不透油、时间愈久光色愈鲜、印在纸上富有立体感等优点,不久还流传到日本。后来,吴隐把潜泉印泥的技术传给了儿子吴振平和儿媳丁卓英,李耘萍则是吴振平和丁卓英的学生。改革开放后,在李耘萍带领下,上海西泠印社生产的潜泉印泥获得过轻工部出口创汇先进产品、上海市出口优质产品、世博会金奖产品等荣誉。

  李耘萍对印泥生产和技术情有独钟。她十分注重印泥原材料的质量,制作印泥所用的蓖麻油是伏天放在太阳下晒三年后才用,这使得蓖麻油的厚度、粘度、酸度达到上乘。福建漳州某个山谷的日照和水分非常适合生产高质量的艾绒,种植的艾草叶子一面绿色一面白色,纤维素最高,木质素最低,灰分最少,她就在那里建立了种植基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她还从漳州带回种子和苗在江浙一带试种,但质量远远不如原产地,这使李耘萍意识到,好的艾绒是有地域限制的,随着那里的种艾农民越来越少,好艾绒很可能也会越来越少。她跑到漳州基地对农民说:我出钱雇你们种,不会让你们觉得种艾草不划算。当时,化肥紧俏,农民提出买不到,她立即跑回上海找到有关领导,批出化肥指标,又马不停蹄地带着化肥赶到漳州。就这样,经过李耘萍和漳州种艾农民的长期合作,这块优质艾绒的原料基地得以保留至今,不过面积已经萎缩不少。

  30多年前,正在奔走呼吁的高式熊认识了李耘萍,提出恢复生产鲁庵印泥的想法。看到昔日大名鼎鼎的鲁庵印泥的秘方,李耘萍十分欣喜,当即答应。然而那时候,她还是上海西泠印社印泥厂的负责人,忙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加上孩子小,只能挤出业余时间,使鲁庵印泥复出的研制工作时断时续。同时,在研制过程中,李耘萍不由自主地用了些潜泉印泥的制作方法,虽然使用效果接近,也得到高式熊的鼓励,但她清楚还是没能达到鲁庵印泥特有的效果。她终于明白,中华艺术博大精深,印泥艺术也各自成派。研制鲁庵印泥,自己以往是自信,以后还要有科学的数据分析。进入新世纪,她退休了,在众多书画篆刻家的鼓励下,创办了上海耘萍工艺品有限公司,也接续起鲁庵印泥的研制。李耘萍购入多台分析仪器展开分析试验,对鲁庵印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终于在2005年,理想的鲁庵印泥研制成功了。望着用新研制的鲁庵印泥盖出的印章,高式熊仿佛回到了早年,他对李耘萍说:“你不愧为印泥大师啊。”

  随后的三年里,为了复出这一共同目标,高式熊、李耘萍和有关人员也走到一起,生产出鲁庵印泥,交与京沪名家试用,均获好评。尽管受到原料、精力的限制,产量不大,也不外卖,但毕竟步入生产性保护的道路,还建立起传习所,两位老人终于不久前在京宣布:鲁庵印泥复出!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弘说,中国的文房四宝行业有许多非遗项目,有的锁起来了,有的供起来了,随着传承人的故去就失传了。而鲁庵印泥通过生产性保护,探索出一条非遗保护路径。

  据李耘萍介绍,现在跟种艾农民打交道,是根子叶子一起收购,大约十斤才收获一斤艾叶,晒干后剥皮抽筋,不管长短,所得艾绒只有一两。就是这一两艾绒里,大部分也是短绒,高档艾绒只有几根。而鲁庵印泥就是使用高档艾绒,单从这点讲成本就很高。“现在,艾草生产靠天吃饭,种的人又少了,好的艾绒怕是不多了。”

  听得出,兴奋之余,她更多的是担心。

  鲁庵印泥:文化遗产会传承

  李耘萍的担心,也是整个文房四宝行业的忧虑。

  以笔为例,别说用毛笔,就连钢笔、铅笔也少有人用。京派毛笔艺术大师武京生介绍,京城毛笔业最盛时有从业人员一万多人,现在只有20多人,能做出接近他制笔水平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说的是红极几百年的浙江富阳元书纸,如今,还有多少学子知晓“元书纸”的大名呢?富阳纸业固然依旧繁华,但神奇的手工造纸工艺正在消失,元书纸后继乏人,而且由少数农户生产的元书纸,质量大不如前。或许,宣纸的名气至今不减,但若到传统产地安徽泾县走走,会看到宣纸生产的艰辛,而这正是厂家难以招到年轻工人的主要因素。

  印泥业也是青黄不接,知名牌子不过几家,年利润不高甚至亏损,没有年轻人愿意学。拿李耘萍现在领导的耘萍工艺品公司来说,多年来就一直为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发愁,所带徒弟也一个个离开了。她说:“真正的印泥全是手工生产,工序繁杂,活计很累,几年做下来,手都会变形,太脏太累,工资又太低,谁还愿意学?没办法,我把自己的儿子拉下了水。”

  李耘萍的儿子田旭峰曾留学日本,研究生毕业后在沪找了份收入不菲的工作,但经不住妈妈的苦口婆心,最终辞职投身印泥业。

  上海市书协理事陈标说,上海书画界有两个宝贝,一个是朵云轩的木刻水印技术,一个是鲁庵印泥。现在,鲁庵印泥的传习所已经成立,有关方面正考虑在上海建立印泥博物馆,不管印泥业如何发展,建起传习所和博物馆,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鲁庵印泥加以保护,让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记者 樊江洪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