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庸首部政论文集将问世 源于60年代专栏文章

2013年07月15日 14:16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文学巨匠金庸耄耋之年再出新作,不过不是虚构的武侠小说,而是他本人在真实世界里的“江湖论剑”——— 金庸首部政论文集《明窗小札1963》,即将于本月17日开幕的香港书展上问世。

  政论几乎每天一篇

  “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是金庸文字生涯的生动概括。然而,长时间里,巨匠的“左手”却被出版界所忽视。据统计,多年来,金庸的武侠小说全球发行总量高达5亿册,但其数十年新闻生涯中近千万字的政论文字,却一直没有结集出版。

  两年前,金庸秘书李以建受命搜集、整理金庸上世纪60年代撰写的专栏文章。其中荦荦大者,是金庸用“徐慧之”为笔名撰写的“明窗小札”专栏。这一专栏从1962年12月开笔,持续到1968年10月,近5年里,除1967年间中断几个月外,几乎每天一篇。

  金庸用过“姚馥兰”、“林欢”及“查理”的笔名,这些已为“金迷”所熟知,但写下近2000篇文章的“徐慧之”却鲜为人知。李以建告诉记者,当年《明报》“自由谈”栏目中,写作“论祖国系列”的“黄爱华”,其真身亦是金庸。《明窗小札1963》由香港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辑录了金庸于1963年在专栏中发表的194篇政论文章,分为上下册。涉及内容包括:内地的经济和社会;香港的中英关于九龙寨城的纠纷;苏联社会的专制与强权;中苏的论战与历史纷争;美国的内政和外交;美苏的冷战与对峙;古巴的导弹危机;亚洲各国的外援和内困;越南的动荡与危机;中印的边境冲突;西欧国家之间的合纵连横;东欧的求变和困境;以及共产阵营的分裂和派系等等。

  尊重历史不做改动

  金庸特为本书撰写了“后记”。“后记”中他回忆:“当年的电信和通讯远没有今天的发达,除了参考每天的电讯稿外,更多是借助翻阅大量的外来期刊和报纸,从中选择重大新闻和事件,摘译之后加以综合,尽量说出事件的真相,也表达了自己的分析和看法。这些事件和人物已经成为历史,在当时却是全世界都关注的新闻和重要人物。”

  当时金庸住在港岛,而报馆办公地点在九龙,每天都要乘坐渡轮横渡维多利亚港湾。九龙尖沙咀码头前,有一个报贩专卖外文航空版的报纸,金庸常去翻阅,见到有合用的资料才买一份回来,“全部订阅的话太贵了。”金庸熟悉每份报纸的价格,以及长期订阅和零卖的差别。

  对于当年的政论文章,金庸抱有含蓄但坚定的自信。“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读者们当可发现,所表达的见解和评述,我都尽力保持‘明辨是非,客观中立’的立场,是非未必完全明辨,客观和中立却是一贯的,其中的推测与预断,也幸而没有重大错误。”在“后记”中,金庸这样写道。

  出于对历史的尊重,也或者因为自信,面对50年前的文字,金庸定下的编辑原则是:每一篇文字的内容,和当日《明报》发表时完全相同,不做任何改动。而熟悉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对于自己的小说,他在数年里曾屡次做过修改。

  过人的远见,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对历史的通透认识。李以建介绍说,金庸精通英语,不但能阅读精深的英文经典原著,还能直接用英语对话,熟练地用英语写作。至于其对于中国及世界历史的谙熟,更早已为人所知。

  目前收集和整理的《明窗小札1963》专栏文章,总数近2000篇,预计将出版四册。“奶罩与苏联人的经济”、“康熙强过彼得大帝”、“捷克和北京填鸭”、“苏联元帅和袁崇焕”、“美国的武侠小说迷”———诸如此类的题目,《明窗小札1963》的目录上比比皆是。一代杰出报人的锦绣文字,穿过岁月风烟悠悠归来。(张修智)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