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公共场所泡脚”:行为不文明但不必过分放大

2013年08月06日 08:55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最近,关于“公共场所泡脚、洗脚”的现象引起了许多关注。最先是一则游客在西湖泡脚的新闻报道,报道称“酷暑下的杭州犹如火炉一般,在白堤两旁的西湖边,一些不自觉的游客,脱去了鞋袜把脚浸入湖中,享受湖水带来的凉爽。远远望去,美丽的西湖竟然成了天然的洗脚池”。不久之后,又有一组中国人在法国卢浮宫水池中泡脚的照片在网上传开,再次引发人们的批评,不少人认为这种“煞风景”的举动是“素质低”的表现。

  随后,又有报道显示,卢浮宫前面水池中泡脚的并非仅仅只有中国人,许多外国人也有此行为。甚至有英国景区贴出“欢迎泡脚,请勿饮用”的标语。这使得网络上对国人素质一边倒的批评有所转变,有观点认为,对于国人在国外不文明行为的过分敏感,导致批评者动辄上升到中国人整体素质的问题上,这其实是一种自卑心理在作怪。BBC中文网也刊载投稿文章“在卢浮宫前的水池中泡脚肯定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我们不能因为外国人也泡脚就不承认某些中国游客的素质问题。但是也不必把中国游客在卢浮宫前水池泡脚之事放大了看,更不必上升到所有中国游客甚至是中国人的高度。”

  那么,究竟怎么看在“公共场所泡脚”的行为?南开大学教授孙立群说“在公共场所泡脚的行为确实不文明,也可以看出,一些人在行为的自我规范上不敢让人恭维,但是另一方面,也不必看得特别严重,不必过分放大,不宜上升到国人素质的问题上。”

  不敢恭维的习惯

  最重要的是加强自己的道德素养,而不是去指责别人丢了自己的脸。

  北京晨报:泡脚现象引发了诸多评论,在你看来,批评是否恰当?

  孙立群:很多原本司空见惯的行为和现象,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会逐渐让人们觉得难以适应。我刚从国外回来,也看到了国人在讨论旅游景点泡脚的现象,也有不少人在思考,如何在国外显示出现代中国人应有的素质。其实类似的报道很多,大部分都是负面的,通过这些事情,也可以看出来,有一些人在行为习惯上确实让人不敢恭维,特别是到了国外,和当地的习俗无法合拍,很不体面。

  北京晨报:有人觉得对这样的现象不必太过敏感,你觉得应该怎么样对待呢?

  孙立群:这样的现象确实有,也不少见,但另一方面,也不必刻意放大,国人对某些不太文明的行为可能习以为常,在外国,也同样有不文明现象,不算什么特别大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加强自己的道德素养,而不是总是去指责别人丢了自己的脸。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如今又多了一个泡脚,不文明的行为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公众眼前,也越来越容易被人批评。有人认为对不文明行为的过分敏感是一种自卑,那么从自卑到自信、到自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过程?

  孙立群说“其实这些年来,我们和发达国家的文明程度一直在不断地接近,一是国家越来越强大,二是国人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眼界开阔了,胸怀也就宽广了,相对应的,行为也会更加得体”。

  不文明源于自私

  我们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认可的公共行为规范,也缺乏公共道德的传统。

  北京晨报:你觉得不文明行为究竟程度如何?

  孙立群:在国内,对一些行为可能会因为司空见惯而熟视无睹,但是一旦有了对比,就会发现其实这些行为往往很不得体,很让人尴尬。就我在国外的见闻,印象深刻的大概有几种,第一是说话大嗓门,比如在巴黎,身处那个城市中,你会感觉很安静,人们静悄悄地吃饭,小声地交谈,而国人则往往习惯于大声交谈,吃饭时也是如此,这很不礼貌。第二,过于我行我素,比如排队的时候,有人大声打手机,结果前面的人已经走出去一截儿了,他还没动,外国人不会催促,也不会走到你前面去,就在后面等着,结果这个打电话的人前面空出来一大截儿。再比如插队,国内插队也同样惹人反感,但同时国内插队也不容易,因为排队往往都很密集。外国人排队时,人与人之间总是会保持一点儿距离,这时候若是有个中国人看见中间有空隙,过来就往哪儿一插,在旁人看来,其实很尴尬的。

  北京晨报:你认为这些不文明行为原因何在?

  孙立群:还是过于自我,不顾他人感受。我们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认可的公民行为规范,我们的传统社会也不是公民社会,而是一种臣民社会,私民社会,在公共道德上,也缺乏比较好的传统。

  自卑来自对比

  有了对比,才发现我们在文明行为上确实落后很多,也因此更加的敏感。

  北京晨报:有人认为现在对不文明的行为过于敏感了,这是一种自卑心理所致,是否如此?

  孙立群:中国人确实非常多,在哪儿都有许多中国人。实际上,在国外,中国人很容易分辨出来,特别是中国人看中国人更明显,因为他的精神气质、言行举止,都在显示出来他是一个中国人。当然,这不是说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很差,言行举止都不文明,而是环境始终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行为,同一环境下的人总有共通之处。实际上就我所见,大部分还是非常讲礼貌、讲文明的。当然,另一方面,一部分人不检点的行为,自然也就更加显眼。

  北京晨报:这和自卑有没有什么联系?

  孙立群:正因为有了对比,发现我们在文明行为上确实落后很多,所以才会更加重视,当然也更加敏感。而且,我们在历史上,文化上,我行我素、不顾他人等不好的传统也都不少,在今天也依旧存在,因此,长期以来自我修养的不足,使得人们一谈到国人素质,就自然会想到国人在国外的表现,出现这样的心理很正常,但要说的是,正常并不意味着正确,过分地敏感,过分地夸大个人行为的影响,其实并不合适。

  关爱敬畏才更大气

  对人的关爱,对社会的敬畏,不会让我们失去什么,只会更靠近文明。

  北京晨报:中国传统时代也有非常多的关于行为的规范和道德要求,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孙立群:诚然,传统社会是一个讲道德的社会,甚至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很多时候直接关系着他的社会地位、前途、命运等。我觉得问题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那个时代,政治运动层出不穷,人们以阶级斗争为纲,虽然后来政治运动逐渐停歇,但是它留下的副作用却并没有完全消失。比如说奉行斗争,只讲阵营,只论立场,不讲对错,不问是非,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把个人和集体混同,或者说没有个人意识。这种情况到现在也依旧存在,一些人总是一副造反派的气派,老子天下第一,缺少对人的关爱,对社会的敬畏。

  北京晨报:你觉得这样的情况还需要多久才能改变?

  孙立群:我不觉得永远会这样,实际上,这些年来,中国的文明程度一直在提高,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只要我们的国家依旧健康地发展,我想,用不了多久,那些不文明的现象就会慢慢减少,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自强开放才更自如

  只有更加开放,更加自强,我们的举止才能更得体,收放才能更自如。

  北京晨报:在你看来,怎样改变自卑的心态,怎样减少不文明的现象呢?

  孙立群:其实我们一直在改变,在进步。首先,行为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内在的事情,也和外在的东西有关,这就是国家和民族本身的富强。这些年来我们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很快,使得国人开始有了自信,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有了自豪感,特别是在国外的时候,这种自豪感尤为强烈。表现在外,就是处事的大度和得体。

  北京晨报:内在的修养方面如何?

  孙立群:内在的修养,一方面在于自律、自我提升;另一方面,也和一个人的眼界有关。比如说开放初期的时候,大家刚刚走出国门,发现别人什么都和我们不一样,看什么都新鲜,做什么事,都觉得和人家格格不入,心中新奇而又忐忑,又不了解别人究竟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自然就会出现很多不得体的行为。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了解到更多的文明,也了解到那些文明行为的缘由,自己也就慢慢变得更加大气,行为也就更加得体,更加收放自如。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开放、自强的过程,只有更加开放,更加自强,我们才能更加文明。

  (记者 周怀宗)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