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参观文物尤需修养

2013年08月06日 14:4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周末,到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厅游览。在仔细观赏并感慨于古代中国在诸多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笔者发现很多不宜的情景在展厅里上演。有嬉笑打闹的成人,有拍打隔离文物玻璃的孩子,有触摸文物的青年,而展厅里的工作人员在疲于应对,不断提醒游客。

  2008年初,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2009年,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据统计,在没有价格门槛后,我国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约5亿人次,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感受文化的魅力,享受博物馆带来的文化权益。与此同时,大量人群涌入博物馆,也给展品保护和博物馆管理提出了考验。

  在一个需要沉静观赏的场所,喧闹嬉戏是不应该的。另外,一些譬如触摸文物、敲打文物的阻隔玻璃等行为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类举止不仅显露部分观众的修养不高,更为重要的是其对文物保护具有潜在的威胁。

  博物馆并非超市和游乐场,它不同于一般的公众场所,其提供的是与文明接触的空间和机会。我们理应创造更合宜的观赏氛围,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就参观者而言,部分参观人员的观赏修为确实有待提高。近年来,国人外出游历所引起的“素质”问题争议不断,即是一个证明。当下,民众在物质方面日渐充裕,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但是修养方面没能及时跟上。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规范自己的游览言行,这是部分民众需要及时补上的一课。

  除了观者提升观赏素养外,外在的引导也很重要。导游应在入馆前,对相关注意事项予以充分的提示和说明,告知文明观赏的重要性,在观赏过程中,要对不文明的举止及时予以制止,而不是将游客带入展厅后,就放任游客的行为,把责任完全转嫁给管理方。博物馆也应做好引导工作,不仅要在馆内现场宣导文明观赏,更要在馆外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比如充分运用媒体进行引导,可以借助传统媒体的力量或者是运用自媒体,传递文明的观赏意识和行为。(渔 舟)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