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苏立文现身上海书展:1940年曾来中国支援抗战

2013年08月16日 08:56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2010年11月24日,苏立文在杭州。王若冰摄

  昨天,97岁高龄的艺术史专家迈克尔·苏立文亮相上海书展,他的著作《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中文版今年由世纪文景引进出版。在思南公馆举办的艺文季活动中,苏立文与文学评论家陈子善、画家李磊对谈中国艺术史的话题。

  □结缘

  1940年来中国支援抗战

  昨天下午,在活动开始前,苏立文就已经在思南文学之家的大厅里就座,这位97岁高龄的英国老人跟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是20世纪第一个系统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人,被称为“20世纪美术领域的马可·波罗”。

  活动开始后,主办方播放了苏立文此前接受采访的短片,他看短片时脸上频频露出微笑,还时不时跟助手低语几句。在短片中,苏立文谈到了他和中国的不解之缘:194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苏立文以国际红十字会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中国支援抗战。后来,他不仅结识了与他相伴一生的中国妻子,还迷恋上了中国艺术。他的一些著作,如《20世纪中国艺术》《中国艺术导论》,也成为了研究中国艺术领域的教科书。

  在随后的演讲中,苏立文用中文向大家问好,并调侃起上海的天气。回忆起来中国的几次经历,他说:“我是在1940年首次来到中国,那时候我非常年轻,才20出头。后来在1973年的时候,我再次回到上海,那个时候的上海所有有关文化方面的活动都停止了,上海是一个死寂的城市。今天再次回到上海,看到有这么多的文化活动,我非常非常高兴。”

  □印象

  上世纪80年代艺术爆发

  在谈到近些年一直研究中国艺术的感受时,苏立文说,当今对中国艺术的界定已经不能用什么是国画、什么不是国画来界定了。他说:“对中国艺术界定的问题,自从1940年开始就不断地争论、讨论了很久。现在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什么是中国艺术呢?我认为,中国作家创作的作品,就应该是中国艺术。”

  苏立文特别提到,他对上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的爆发印象深刻。“当时正是国门初开的时候,1980年我来到中国,在一个晚餐上,好友庞薰琹临别的一句话让我永远难忘,他说,‘不要用我们现在的所做的一切来评判我们,这只是个开端’。”苏立文认为,80年代之后的中国艺术是不可思议的,“这是能量的爆发,艺术家们在广阔的人群中间传播艺术,包括从传统国画到最激进艺术领域内的大量形式,他们在做任何你能想象到的东西。”

  不过,苏立文也认为,在80年代成为过去的时候,中国艺术界很不幸进入了一个商业化时期,商业化元素对艺术造成了很大影响。他说:“中国的艺术界产生了很多自我重复的东西,不断地重复,失去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和道路。但我也很高兴地看到,一些艺术家并没有被艺术界的商业化元素影响。”

  □建议

  中国艺术家跟着感觉走

  谈到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苏立文谈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在欧洲和日本的博物馆里面,它们有大量的中国艺术收藏品,收藏得非常详尽,数量也比较多,但是在中国的博物馆里,好像我没有怎么看到非中国艺术的收藏品。”

  苏立文认为,现在他不知道有多少中国的学者和中国艺术史的学生真的对西方艺术感兴趣,“他们是从中国艺术史评判的标准来对西方艺术进行研究?他们真正了解或者欣赏、敬佩西方的画家吗?比如说,毕加索。”苏立文期望,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水平应该进一步提高,还有很多空白领域需要填补。

  随后的采访中,由于苏立文先生年事已高,并没有回答太多问题。他非常庆幸在上世纪40年代认识了很多中国艺术家,还有相伴一生的中国妻子。他希望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不要去考虑太多的理论,一定要跟着自己的感觉来。

  (记者 田超)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