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英国专家:《泰晤士报》偏"左" 但书评尽量中立

2013年08月16日 10:1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三个应邀参加上海书展的外国男人,穿着颜色深浅不一的红袜子,被打趣“代表对中国不同的立场”,谈着“英文报刊书评传统”。——8月14日晚,荷兰作家伊恩·布鲁玛、英国作家诺曼·莱布雷希特、《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小说编辑托比·利希蒂希,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聚首。

  英美书评界有何不同?

  尽管伊恩·布鲁玛是《纽约书评》最活跃的撰稿人之一,但他认为英国书评普遍更犀利,且关注细节、关注花边新闻,读起来比专业性更强的美国书评更有趣。对此,诺曼·莱布雷希特表示认同,他说英国有个专门颁给言之有理、恶毒犀利书评的“斧头奖”。作为小说家,他表示宁愿接到一篇恶毒的好书评,也不愿意接到一篇说好话的中庸书评。学术界那些语焉不详、谁也不愿得罪这也不错那也挺好的温吞水式书评是最让他受不了的。相较两名大名鼎鼎的作家和评论家,年纪较轻的托比·利希蒂希说,英国的书评侧重记录性,记录图书出版变化;相较而言,《纽约书评》更倾向于专业、杂志化,登载的都是一些较长、分析深入的文章。

  政治立场影响书评吗?

  谈到英国报纸政治倾向对书评的影响,托比·利希蒂希举自己供职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为例说,尽管《泰晤士报》偏“左”,但刊登书评的《文学增刊》一般争取做到中立。伊恩·布鲁玛认为英国报纸的政治倾向没有美国报纸强,美国的大部分报纸如果偏“左”,就会基本不刊发偏“右”的文章。在他眼中,中立的《纽约时报书评》,“像中国的老夫子一样,不愿得罪任何一方,非常无聊。”

  托比·利希蒂希称,英国报纸编辑、记者都很有反叛精神,“比如默多克政治倾向偏右,他旗下的报纸就经常刊发左翼文章。报纸老板政治倾向越明显,来自编辑们的反抗力量更强。”现场,诺曼表示,他很反感书评的“过度阐释”——有的书评体现出“一切事物都是政治”的趋势,“‘要不要来杯茶’都可以被阐释成政治问题。”

  如何挑选书评作者?

  对于如何挑选书评作者,诺曼表示,编辑应了解评论者的特征,一般“不会让显然喜欢的人或显然不喜欢的人去评论”。伊恩补充说,《纽约书评》会干与之相反的事,“明知有偏见,还冲着偏见去”,“这么做,不一定助销被评作品,但自己的销量会上去。”

  托比·利希蒂希现身说法说他的编辑工作也是这么做的,自己“知道一个人肯定会说什么,一般不约他写”,“还是留点悬念比较好”,但表示“总挑那些一看名字就能猜到他会说什么的评论家很没劲,但也不能找那些完全不知他会说什么的评论家,应该在这两者间找到平衡。”

  伊恩·布鲁玛说批评家要对评的东西感兴趣,“可以不喜欢,但一定要感兴趣”,否则不应该动笔写。

  谁来挑战书评人?

  “书评人会挑战作者、挑战读者。谁来挑战书评人?”诺曼·莱布雷希特透露说,《纽约书评》通常的做法是,每个领域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意见相左、立场不同、品味相异的评论员,让他们在评论时擦出火花,以保持内部活力,并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作为编辑,托比对每周都写书评的人,持“怀疑态度”。“《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有一千多位书评作者,每年两三篇文,能保证质量。” 此外,托比表示, “小众的书,得找专家来写”。

  伊恩·布鲁玛说,自己年轻时爱挑战权威,一心想着挑刺将成名者批倒,年纪越大反而越平和,越来越看到作品中的好。这被诺曼·莱布雷希特视作“对年龄的歧视”,并开玩笑说年纪越大越只看到作品中的好那是因为越来越健忘,“按理说,人年纪越大应该越愤怒才对。”伊恩“辩解”道,“年纪一大,觉得留给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想把生命花在更有意义的东西上。”

  就“好书评”和“垃圾书评”,托比·利希蒂希说,这种情况无法避免,两者会永远存在,“相信公众的判断力”。伊恩·布鲁玛幽默地说,永远不要相信评论家,因为他们代表的都是自己一个人的观点而已。诺曼·莱布雷希特则表示:“自己读了许多垃圾的,才知道什么是好的;读了许多好的,才知道什么是伟大的。”

  评论如何客观?

  三位嘉宾一致强调的一点是——评论,是评著作,且是当下的著作,而非评人,“包括不是评一个作者一生的成就,或者曾经的建树”。

  托比表示,对越“权威”的作家,评论家应该越严格,底线是“评价书,不做人身攻击”。

  诺曼现场举例,有位英国作家,中年之后的作品一直很糟糕,“但某些评论家毫无知觉”。另一种倾向是,有的作者作品水准有波动,“品质下滑了之后,又有新作出来,品质回升,但好些评论家没反应过来。”

  如何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现场,托比·利希蒂希透露,英国《独立报》最近解聘了所有从事文艺评论的雇员。“在报社生存欠佳时,首先让人觉得最没有必要存在的就是这群人了。”

  对纸媒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托比表示,“除了少数言论不自由的地方,互联网可以让大家知道更多的真相,对大多数地方的人而言,互联网其实是让人更保守,更小圈子化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无论你的观点多不合适,你都能找到意见相近者。人潜意识里都在寻找自己的附和者。在互联网上,你会更加倾向于巩固自己的观点,而更不容易向其他观点敞开。”

  诺曼·莱布雷希特称,互联网让评论更“民主化”,以至于现在已有很多针对评论家的批评了,“当然,这么看可能与我太乐观有关。”“新媒体在促进评论人和读者的互动。前30年,我这个评论家像教皇一样,是布道者。这5年改互动了。网上垃圾是多,但一次是垃圾,二次是垃圾,三次就没人看了。”

  相关链接: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书评?

  作为上海书展的重头戏,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首个主题论坛被命名为“书评时代”,于8月13日举行。现将来自学院、作家、出版人士、媒体等多方关于书评的意见列举一二。

  苏童:书评要能使一本书成为经典的方面起添砖加瓦的作用,就像往深渊里吐一口痰一样。希望有一个简洁的未来,而不是越来越复杂。

  陈子善:书评应该深入浅出。

  阿城:书评人不必在意与作者“会意”,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就好“30多年来很多人编了我很多段子,有很下流的,到我这来,我不只认为这个段子是骂我的或怎样,我要看这个段子编得好不好。如果这个段子骂得我很惨而编得很好的话,我还推荐给别人。我跟书评的关系就像跟段子的关系。”

  李庆西(《书城》杂志执行编委):文学评论不能参与现代大学“荒唐”的考核机制,这影响了中青年学者的写作,以至于很少涉笔。“相比于上世纪80年代,我们在这方面退步明显”。

  止庵:书评人“手低”易,“眼高”难。

  贾平凹: “批评不要一上来先进行‘怀疑’,就好像见有人穿了件新衣服,先怀疑是不是偷来的”。

  韩少功: 面对每天铺天盖地的信息,读者需要的不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的识别、信息的解读、信息的组合。时代需要独立的书评人和高质量的书评。(本报记者朱玲自上海报道)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