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陈济棠警备司令部旧址武器展厅被隔成多间民居

2013年08月19日 10:56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0)

这栋自标17号的三层小楼,是陈济棠治粤时期警备司令部旧址中仅存的建筑。

  越华路地处历史悠久的广府文化中心,不仅拥有众多历史建筑,历代政府机构也在这一带设立办公地点,在广州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藏身于越华路116号大院内的白色间绿点马赛克瓷砖三层建筑和118号的“将军楼”,更是曾“治粤八年”的陈济棠警备司令部旧址和住宅。作为北京街的居民,你知道这里的故事吗?

  武器展厅被隔成多间民居

  走进越华路116号大院,穿过居民区的曲折过道,一栋白色间绿点马赛克瓷砖的建筑耸立眼前。这栋自标17号的三层小楼,正是陈济棠治粤时期警备司令部旧址中仅存的建筑。

  沿着楼梯往上走,用红色八角形花阶砖铺成的梯道,极具民国时期建筑风格。据街坊称,该栋房子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居住的多为煤炭局老职工,后来楼房结构被完全改变。住在二楼的梁姨称,二楼曾是警备司令部的武器展厅,里面摆设了枪支、大炮等。后来沿着房梁用木板把展厅隔成了多间居民房,敲一下房间的隔墙还会“咚咚”作响。

  现在,这栋楼的外表面已经贴上了现代的白色间绿点马赛克。原先开阔的外廊也被加上防盗网封闭起来,变成一个个阳台,成为平常人家的居所。若不是根据花阶砖与外廊的设计,根本看不出是民国时期的老建筑。

  “曲廊风雨亭”残存旧址中

  陈济棠警备司令部旧址附近还有一个绿檐红亭和几段残存的民国亭廊,它们曾是连接警备司令部内各楼房的连廊。四方形的亭子依靠4根鲜红色的柱子支撑,绿色琉璃瓦片作顶,亭子的北侧还连接着一条约10米长、2米宽的长廊。

  据了解,这是中国传统的“曲廊风雨亭”,由两段长廊互成直角组成。但现在长廊原有的绿色琉璃瓦顶中的一段已经被毁,长廊两侧也建起了平房。其中一段更用砖封闭,加建了房子。四方亭两侧也搭建了平房,其中一间被用作小区警卫室。

  越华大院居委会附近还有一栋也贴着白绿点马赛克的四层建筑,居民习惯称呼其为“将军楼”。住在三楼的刘伯说,这一栋楼建于1958年,因为曾经住过将军,因此被唤作“将军楼”。在这栋大楼的墙壁上,一个个圆形的窗户显得十分惹眼,据悉这是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常见的中悬窗。

  据悉,广州解放后各单位进驻越华大院开始大兴土木,原来的长廊、建筑、园林、树木被毁,仅余的这两栋楼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即使专家到达现场视察考证,也表示已经没有历史痕迹可查。现在该楼的一楼为广业轻化集团的老干活动室,二楼是省机械厅的老干活动室。

  昔日老榕树如今依然屹立

  住在“将军楼”三楼的刘伯说,新中国成立后这个警备司令部大院收为公家所有,变身为省工业厅,后来又转为纺织厅、煤炭厅、机建厅和石化厅。这些单位在院子里建房,园林风景逐渐消失。

  Danny是116号大院的老街坊,他在1958年跟随家人搬至越华路116号并居住至今。他说,当年大院里的整片绿色景观非常漂亮,有小树林、假石山和水塘,每个建筑之间有绿色琉璃瓦的长廊连接。院子里种了许多高大的木棉树和大叶榕,即使在夏天也很凉快,空气很清新。

  现在,Danny口中所说的大榕树和木棉树依然屹立在大院内,巨大的榕树要七名成年人才能完全抱住,足足有5层楼高。近年,越华大院居委会还在大树旁修建围栏保护,起名为“老少同乐”。但令人惋惜的是,因为树龄较大难以打理,其中一棵木棉树枝条稀疏,树身还长满了其他植物,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陈济棠主粤期间

  老广州黄金时期

  陈济棠(1890~1954),字伯南,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人。广东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曾追随孙中山,先后参加护法、护国运动和讨伐陈炯明的战争,历任粤军团长、旅长,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讨逆军第八路军总司令,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委会常委等职。1929年,蒋介石任命陈济棠为广东编遣区特派员。

  从1929年到1936年,陈济棠主政广东八年,被称为老广州的黄金时代,其在政治改革、经济增长、教育提升、行政管理、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广州的城市规划逐渐步入制度化、正规化。1980年,邓小平在接见陈济棠的儿子陈树柏博士(美籍华人、电子学家)时还说,“令尊治粤八年,确有建树,因此老一辈的广东人还怀念他。”

  陈济棠在广东期间,广州建成的近代城市道路达130余公里,完成了农林下路到黄埔的18公里中山大道工程建设,还建成了横跨珠江的海珠铁桥、西堤铁桥、黄沙西南铁桥。中山纪念堂、中山图书馆、爱群大厦等都在此期间建成。同时,广州东山一带出现了以华侨投资建设为主体的东山别墅群。

  各朝各代政府机构

  在越华路设点办公

  越华路历史悠久,不仅拥有为数众多的历史建筑,历代政府机构也在这一带设立办公地点,而且历史名人时有涉及此地,在广州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早在1000多年前,唐朝官府就在越华路设立了岭南道署。此后宋代的都督府,明清两代的布政司都设在越华路附近。越华路与广中路、广仁路、广卫路相连,自清代起成为广州政署属地。

  1911年1月,越华路小东营5号被作为同盟会广州起义的总指挥部,而同盟会领袖之一的黄兴就是在这里指挥了广州起义。

  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越华路118号正式成立,国民政府于1926年11月迁往武汉后,这里便作为广东省政府所在地。

  1929年,陈济棠受任国民革命军广东编遣区特派员,取代李济深任广东省政府主席,一直到1936年7月,其住所就在越华路118号。

  陈济棠主政广东时期,广州开马路,形成了目前越华路的基本形态。当年,“市府连于吉祥路,民政厅建于越华路,财政厅建于北京路,最高法院建于仓边路。”解放后,中共广州市委也曾设于越华路,后迁往法政路。现越秀区区政府也设于越华路上。(记者 郭仲然)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