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80年代是让人兴奋的年代 也令人辛酸

2013年08月19日 13:3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文学评论家陈志红对话著名学者许子东。南方日报记者 卢奕诚 摄

  读懂莫言

  连日来,莫言出席南方国际文学周引发市民热捧,广州各大媒体纷纷显著报道。在昨天的南方国际文学周上,特别集结了几位国内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为广东读者解读莫言。

  昨天下午,著名文化学者、《锵锵三人行》嘉宾主持许子东与评论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志红在第二届南方国际文学周缅怀了一把80年代。这场名为“莫言与80年代”的对话中,两位从那个辉煌的文学年代谈起,将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与莫言的创作关系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分析和梳理。

  ●谈80年代

  思想文化界的转折点

  许子东介绍,从文学上来讲,中国新文学有两个高峰期:80年代的一些作家非常出色,比如今天我们还知道的王蒙、张贤亮。但此后又有一个转折点,就是1985年的寻根文学。一批当时年轻作家,主要是知青作家提出了“寻根文学”,他们开始走寻找所谓民族文化之根的道路,莫言后来也被归为“寻根文学”。

  陈志红表示,80年代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具有某种里程碑的意义。“现在学术文化界有学者甚至把80年代的意义与五四时期相提并论,因为五四时期所涉及到的思想及文化诉求,跟80年代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而对于进入90年代和21世纪的中国,80年代有犹如一根旗杆,它连接着后面文化、文学的变化。”但是80年代为什么是一个转折点,是一个里程碑呢?她解释说,这是因为“我们1949年以后的文化管理,经历了一个重新整理的过程。大家可以发现,在这一阶段我们的情感和诉求的丰富性,可以被很好地表达出来。我们进入新时期以后,好像一切从零开始。所以80年代可以说既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梦幻般的年代,但是如果放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它也是一个令人辛酸的时代。”这些背景也是研究莫言和他创作素材的来源。

  ●莫言的80年代

  谁都看不懂《透明的红萝卜》

  许子东开玩笑说:“对于莫言我现在都不想多讲。我最不喜欢就是锦上添花,我现在特别想讲的是跟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贾平凹、王安忆,最近身体不好的北岛。我非常同情我这帮作家朋友,他们因为莫言的得奖而变得此生无望,这是多大的打击。”

  他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见到莫言时的往事。1985年他到北京去起草一个关于郁达夫的纪念讲稿,碰到作家李陀,他说他们要给一个年轻人开会讨论作品《透明的红萝卜》。“莫言出第一部中篇小说时,谁都不知道莫言这个人,就专门在华侨饭店给他开了一个讨论会,我有幸参加了那次会议。参加这个讨论会有当时作协的领导,妙的是大家都说《透明的红萝卜》好,但是每个人都不明白讲的是什么,但又说是高度的现实主义。例如书中小黑跑出来村长就骂他说‘你跑哪儿去了?你跑阿尔巴尼亚去了?’这种句子就是高度的现实主义,因为文革当中再没文化的人都知道阿尔巴尼亚。”

  他认为,虽然莫言后来也被归为“寻根文学”,但是他一起步就跟其他人有点不一样。“他没有那么明确受理论的影响,他的气质是根植于自己的经验。莫言真正的代表作,到目前为止来说,我认为他最好的作品还是《红高粱》。当年评论家雷达说莫言救活了抗日题材。为什么?那时候,抗日题材变成一个僵化的模式,莫言的《红高粱》把这个题材写得面目一新。”(南方日报记者 陈祥蕉 实习生 王诗雨 黄琳)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