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阎连科与"老友"蒋方舟聊文学与写作

2013年08月19日 15:05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阎连科和蒋方舟,一个1958年出生,一个1989年出生,他们一起聊文学和写作,一起聊当今发生的各种怪现状,这恐怕是能容纳几百人的南国书香节多功能厅爆满的原因。对谈还未开始,讲台和第一排座位之间的地板上已经弯弯斜斜地坐了一排人,开讲不到5分钟,过道里也已经坐满了人,原定不到一个小时的活动,愣是被读者提问拖成了将近两个小时。

  阎连科和蒋方舟两位年龄相隔30年的作家,竟然早就是“老友”,蒋方舟也毫不客气,频频“揭发”。在一名高中生提问二人有没有觉得自己生活的不幸福时,蒋方舟笑言,她回想起自己同阎连科一起去伦敦奥运会时,看到伦敦街头奔跑的小狗,阎连科感叹:我活的还不如这只狗幸福呢。

  两人笑说今天到场的人多让他们很开心,回想之前“不红”的时候,两人都有落魄忐忑的阶段。蒋方舟说自己当时签售的时候为了怕没有人去而尴尬,就让自己的爸妈轮流伪装成读者。而郭敬明来她的城市签售《幻城》的时候,同学们扔过来十几本书让她大冬天抱着去排队,她还一度对郭敬明“眼红”,她开玩笑说当时还幻想自己有一天“也会那么红”。阎连科也有“伎俩”,他说他年轻的时候,看着旁边梁晓声的签售人很多,自己没多少人,就故意把字儿写得慢一点儿,多写几句话,“拖延一下时间”。

  谈到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好的,阎连科说自己的阅读是有层次的,以前小的时候读《飘》觉得真精彩,看了《战争与和平》这些托尔斯泰的巨作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文学,但年纪大点以后,又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厉害。这时候再去回看村上春树,觉得他对人性的描写太简单了,而真正好的作品,是对于人性深刻与复杂的描绘。蒋方舟也表示同意,觉得有些文学作品不能读得太早,不然以自己的阅历,无法理解其中的奥义,她笑着说,像很早之前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只能看到那些色情的描写,年龄大了,才能体会到后面更多的东西。

  两人不仅谈了文学,还聊了许多当今的现实问题。阎连科说自己对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看不懂,而身为年轻人的蒋方舟却说,自己和同龄人之间也大多很不一样:“我上高中的时候,和班里的同学几乎没有交流。那时候整天都在看书,看完一本小说再看一本。”

  说到当今的种种怪现状,阎连科说:“现在对现实的割裂非常严重,写作只是你观察到的一种。”他觉得自己整天生活在一个很奇怪的世界中,“在城市里,我已经不懂年轻人的有些生活了,去三里屯什么的,在乡村,其实我也觉得不懂了。现在就是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状态,我每天生活在奇闻中,活在我不知道的世界中。”阎连科觉得自己非常渴望关注现实,可是你和现实生活又有很大的距离,你所认识到的只是你20年前、30年前你所了解的世界。我们现在上一代作家也在抱怨下一代作家写得不好,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抱怨很多,难道下一代真的不如上一代吗?

  蒋方舟也拿前几日莫言来书香节举例:“莫言老师得了诺奖之后,我在很多场合见到他,每次都觉得他像个珍稀物品一样,所有人都要看一看,摸一摸,好像有什么不一样。还拿照相机照,相机都要贴在他脸上了。我就特别奇怪,得了诺奖,生活失去平静,孰轻孰重呢?我记得那次他和另一位诺奖得主的对话,他情绪非常激动地说,我想得这个奖吗,我根本不想得。我想谈诺奖吗,我根本不想谈。所以啊,你看他老家的墙皮全部被人抠了,高粱也被人拔光了。谈到中国的荒谬,可能这就是一个表现吧。”

  实习记者 陈梦溪广州报道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