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十卷《史记》修订本首发 新增校勘记3400多条

2013年08月19日 15:47 来源:西安日报 参与互动(0)
十卷《史记》修订本首发新增校勘记3400多条

  备受关注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首批成果——点校本《史记》修订本17日在上海书展首次亮相。尽管此次付梓印刷的只是300部“征求意见本”,但第一次见到这十卷《史记》修订版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授赵生群仍然激动不已。作为《史记》修订工作的主持人,他已经带领一支教授团队在这部书上投入了8年时间,主要成果是新增校勘记3400多条,约30万字,并改动标点6000余处,为新中国古籍整理项目中规模最大、最受关注的工程“大修”开了一个漂亮的头。

  为完成此次修订,中华书局组织了国内古文献整理、断代史研究、专史研究等方面的200余位专家,组成17个修订小组,同时展开修订工作。除《史记》之外,《宋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也已交稿。全部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将于2015年完成修订,并将于2017年全部完成出版。

  《史记》修订“八年抗战”

  《史记》之难,一是在于它版本复杂,由于读者多,就印得多,甚至同一版本印制出来也不同。“《史记》的点校工作,即使我们组织一个团队,用50年的时间来点校,也不能算是很充分。”

  赵生群说,“贺次君(点校本《史记》的点校者)曾对《史记》64种版本做过介绍。比如我们这次用的底本是金陵书局本,当年顾颉刚(点校本《史记》的点校者)用的也是,但不完全一样,和清代学者张文虎用的《索隐》本也有很大不同。”《史记》的史料也很复杂,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有3000多年的跨度,相当于《史记》写成至今的跨度,而且这段时间里绝大多数古籍都亡佚了。“司马迁号称自己‘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就是把汉以前的史料清点了一遍融入到《史记》里。”

  另外,《史记》的研究成果也很丰富,赵生群说,据社科院历史所统计,《史记》相关研究论著大约与其他二十几部史书的研究总和相当,甚至更多,这也为《史记》的修订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从2005年开始,赵生群便与5位教授、3位副教授一起开始了点校本《史记》的修订,全程参与“二十四史”修订本出版工作的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将这个过程描述为“八年抗战”。

  一字一标点均有来历

  赵生群告诉记者,他们最先做的工作,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工作就是版本的核对与通校,“我们一共通校了10个版本,就是每个字每个标点校下来。通校本有景祐本、南宋绍兴本、黄善夫本、《索隐》本和殿本,还有5个参校本,本来是想发现有问题了再参考的,但实际上也都通校了一遍,所以光是通校就做了大量工作。”

  此外他们还参校了包括日本藏六朝钞本等在内的9种古钞本和众多参考文献,规模之大超出此前各家。“那个工作是极其辛苦的,《史记》本来只有60万字左右,但三家注加起来就有300多万字,需要校整整一年。每一个版本校完都有一个校勘长编,光是记录就有几百页,标点就有几十万字,然后汇总到我这里一条条过,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校勘价值的。核对《史记》三家注的引文也花了一年多时间,那些重要文献,张文虎的《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王念孙的《读书杂志》、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等,我们都尽可能多地参考。”即使交稿后,修订组也花费了两年时间完成审稿、讨论、修改、校对等工作。最后的点校本《史记》修订本做到了无一字无来历,无一标点无来历。

  弥补遗憾之作

  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海内外学界公认最权威、使用最广泛的“二十四史”现代通行本。早在1956年,在中华书局的组织下,由顾颉刚、聂崇岐、齐思和、宋云彬等参与制订了《二十四史整理计划》。从1959年出版第一本点校本《史记》以后,直到1978年,“二十四史”的最后一本《宋史》方才完成。

  2005年,在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等人的倡议下,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批示,中华书局于2006年启动点校本的修订工作。而“二十四史”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史记》。

  1959年版的点校本《史记》是由顾颉刚、贺次君标点的,宋云彬参考标点本重新标点并编辑加工,最后由聂崇岐覆校。尽管这几位已经是当时断代史的顶级学者,但是由于时间仓促,真正用于点校的时间只有一年左右;而且体例未定,连校勘记也没有留下,用清代学者张文虎的《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代替,校勘成果仅用方圆括号表示;在没有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几乎就凭顾、宋等几位老先生的一己之力完成,留下诸多遗憾。

  多处讹误改正

  此次《史记》修订沿用了顾颉刚等人点校时采用的金陵书局本,之所以采用这个版本作为底本,是因为这是由清代学者张文虎主持刊刻,参考多种版本及钱泰吉校本,系统吸收梁玉绳、王念孙等人研究成果,改正《史记》正文及三家注错误,清末以来最为流行的《史记》善本。“也有学者提出用日本的黄善夫本,这是最早的三家注版本,有许多优点,但是作为翻刻本,它有很多字形相近产生讹误的低级错误,而且数量非常之多,以此为底本需要写很多意思不大的校勘记。也有人提出用百衲本,问题在于百衲本号称以黄善夫本为底本,但却参考殿本等对它做了大量挖改,大概有2000处,都没有清人精校的金陵书局本好。”

  在修订过程中,赵生群等人采用的是包括本校、点校、他校、理校在内的综合校勘方法。遇到难以解决的情况,则用异文校,即“把相关情况摆上去,不做判断,更不改字”。

  发现的错误主要有讹脱衍倒,即讹误、漏字、多字、颠倒,包括人名、地名、书名和史实多种错误。“情况非常复杂,有两个人合成一个人的,一个人分成两个人的,甚至是地名变成人名,祖父能误成孙子等。”赵生群说道。

  相关资料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史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司马迁)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史记》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