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加拿大科幻文学作家:中国科幻缺乏双向交流

2013年08月19日 17:18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加拿大最有影响的科幻文学作家罗伯特·索耶。 (资料图片)

  由于中方嘉宾缺乏科幻文学背景,国内又找不出更多有足够分量的科幻作家,8月17日晚在上海书展举行的文学对话“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和北美科幻”,最后演变成了加拿大和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两位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索耶和刘慈欣的“隔空”对话。

  科幻小说为何流失读者

  索耶是世界著名科幻小说家,曾囊括世界科幻三大重量奖项:星云奖、雨果奖和约翰·坎贝尔纪念奖,被称为加拿大科幻文学教父。索耶此次来华,主要是为了推广两本刚在中国上市的小说《人性分解》和《触发》。

  索耶表示,这两本书代表了他的探索方向:努力将科幻小说与其他类型小说结合起来。他介绍说,在美国和加拿大,科幻小说的主要读者群是十几岁的男生;而当他们逐渐长大就不再读科幻小说了。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科幻小说主题的重复。“以星际旅行为例,几十年过去了,《太空漫游》系列仍然是这一题材里最棒的。”索耶说,“这就造成一个现象:当读者第一次读某一类型的科幻小说时,会被其中的想象力所吸引。但当他不断读下去,发现后来读的桥段都大同小异。”

  索耶说,自己写了22本长篇科幻,几乎囊括了当下所有的科幻题材,此次出版的两本新书将科幻与家庭伦理和特工冒险相结合。

  中国科幻缺乏双向交流

  索耶断言:“科幻小说和其他所有类型小说都能融合,唯独永远不可能与奇幻小说搞在一起。”这一想法,或许与被《哈利·波特》“抢走”一座星云奖杯有关。

  2003年,索耶代表作《计算中的上帝》获星云奖提名,呼声很高,赢家却是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10年之后,索耶提起此事仍愤愤不平:“《哈利·波特》根本不是科幻小说。”

  索耶表示,制约中国科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双向交流。据他所知,外国的科幻小说在中国很有市场,但很少有中国的科幻作品被译介到西方。尽管如此,索耶还是看好中国科幻的前景。“中国读者数量全球第一,科技发展也非常快,相信很快就会涌现出更多像刘慈欣一样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幻作家。”索耶说。(深圳商报驻沪记者 卢羽华)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