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阎连科自曝会偷偷去看烂电影 渴望了解年轻人

2013年08月19日 17:07 来源:深圳商报 参与互动(0)

  ▲著名作家阎连科。 深圳商报记者 谢晨星 摄

  ▲青年作家葛亮。 深圳商报记者 谢晨星 摄

  8月17日下午,著名作家阎连科和青年作家葛亮在佛山图书馆进行了一场跨界对谈,一个擅长写乡土,一个擅长写都市,两个作家跨越的不仅仅是整整30年的年龄差距,也跨越了各自所擅长的领域。阎连科坦言自己像是“农村”和“城市”的边缘人。

  “读者在一天天减少”

  客串主持人蒋方舟调侃说,阎连科和葛亮的年龄差距正好与改革开放的30年相契合,时间的变更带来了乡土和都市的变化,而乡土情结是中国作家热爱的母题,因此“乡土的作家和文学的都市”成为此次对谈的主题。

  阎连科直言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话题”。他解释道,乡土文学遇到了危机,一方面乡村的精神状态已基本消失,另一方面今天崛起的80、90后作者,绝大部分来自城市,作家资源发生巨大变化。

  如今,乡土文学的读者并不多,一方面农村人不喜欢看写他们本身的文学,而都市人又认为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阎连科认为,最重要的是作家没有真正表达出乡村中的人,他们所表达的不过是想象中的乡村人。“基本上看我小说的,都是从乡村出来的大学生、对乡村熟悉的人,我对我的文学不抱任何理想,读者在一天一天减少。”

  偷偷去看烂电影

  现场,阎连科透露自己也会偷偷去看烂电影,会悄悄看葛亮、蒋方舟、韩寒等年轻作家的作品,他渴望了解现在的年轻人。他承认自己对现在的乡村和都市都有很大困惑,甚至觉得自己在这种困惑的环境下“不伦不类”。“说自己是个乡下人会被别人质疑是在作秀,但是回到城市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生活。”而他最害怕的是被城市抛弃之后有没有办法回到农村,成为一个完全的边缘人。

  当阎连科把都市的话题抛给葛亮时,葛亮说,无论是乡村还是都市,最终都是关于人性的命题。中国文学传统《诗经》就以田园诗为最早的源头,多半来说,我们把乡村看做是我们审美最终的止归。同时他说,尽管现在老一辈的作家对于乡村是一种回望和追念的态度,年轻人对于都市也存在这种情结,因为都市的变迁也造就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所在的城市之前是什么样子也成了一种怀想。而且,老一辈的作家可以有原乡意识,可年轻人对于“乡土”是完全回不去了。

  没有爱与恨,何来写作?

  葛亮期待阎连科可以有一部纯粹意义上的关于城市的小说。阎连科则认为自己出身乡村,连乡村都把握不好,城市就更无法把握了。他说:“对一个作家来说,任何一个故事,你无所谓爱和恨,就写不出来。”他在北京听到很多千奇百怪的故事,有很多惊心动魄,但是跟他的私人情感没有直接联系,“你拿到你的情感归档,你才能写,如果不能归档你无法写作。”

  谈到现在的写作,阎连科直率地说自己的写作发生了巨大变化,早年写了很多真善美的东西,但如今内心的情感从爱走向了恨,对当下生活及社会的恨,而这也成了自己写作中的巨大问题,“我的小说有狭隘性和局限性,因为这种恨,我不可能变得像托尔斯泰那样。”(深圳商报特派佛山记者 谢晨星 实习生 陈春燕 文/图)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