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外国歌剧传入中国说起

2013年08月21日 14:03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中央歌剧院在津演出《茶花女》的确切时间是在1980年,已经是新中国成立30周年之后,此事天津文化界的许多同志都是清楚的,此事之所以引起关注,绝不仅仅是一出戏的热演,而是表明了在“文革”的多年禁锢后,文艺春天的来临!

  在欧洲,草创于17世纪的歌剧,到了19、20世纪之交时,已经是名家辈出杰作无数的重要表演艺术品种了,但是,由于中国封建传统深厚,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比较缓慢,加之清末民初的政治混乱经济衰微,需要有较强经济后盾和开放的文化氛围,以及艺术上和技术上的充分准备,所以外国歌剧介绍工作比较艰难。在上海、哈尔滨这样外国侨民较集中的城市,有一些以外侨艺术家为主体的歌剧活动(有文献记载,在清乾隆皇帝时,曾经有外国传教士进宫表演意大利作曲家帕果莱西的幕间插剧《好女儿》)。这些外侨艺术家的组成,在上海大约是有部分十月革命后来中国的俄罗斯艺术家,即所谓的“白俄”,以及20世纪30年代纳粹在欧洲排犹后从德、奥、意等国逃来的犹太难民,在哈尔滨则主要为俄侨。他们中间有一些是颇具水平的艺术家,俄罗斯的男低音歌唱家苏石林,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或在艺术院校任教,或在交响乐团担任演奏员和指挥,同时也参加以外侨为主体的歌剧演出活动,上演的多是在西方较常上演的热门剧目,其中就有《茶花女》、《卡门》,等等。在哈尔滨则由于俄侨居民较多,介绍的俄罗斯歌剧作品占较大比例。在这些歌剧活动中,很少有中国的歌唱家参与,只有女高音歌唱家黄友葵、高芝兰,男高音歌唱家伍正谦、沈湘偶或参与。至于观众,除了外国侨民之外,倒是有不少中国的文艺爱好者,当1946年我还是一名学生时,就曾在上海兰心戏院欣赏过由俄侨歌剧团演出的意大利真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作——《丑角》,由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即原工部局交响乐团)伴奏,表演倒也中规中矩,只是演员中有人唱原文有人却唱俄文,听起来有些别扭。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极端腐败,无心也无力进行文化建设,直到1949年也没有建设一所公立的、像世界发达国家所建的那样的歌剧院。在1943年于重庆演出的轰动一时的歌剧《秋子》,也是民间临时组织的演出。倒是在共产党领导的延安及其他解放区,成立了文艺工作团性质的综合演出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的宣传革命思想、表现军民革命生活的秧歌剧,直到中国歌剧划时代的红色经典——《白毛女》。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全国已经有数十所属于地方或军队的综合性质的文工团,它们大都能够演出完整的如《白毛女》、《血泪仇》、《刘胡兰》、《赤叶河》等革命题材的多幕歌剧了。国家对许多文工团进行整合,学习前苏联的模式成立了专业性剧院,进行正规化的业务培训,并派遣专家赴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考察文化事业,例如1951年-1952年,中国就借派出强大的青年艺术团,赴东柏林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机会,除演出了歌剧《白毛女》和京剧《三岔口》等精彩节目外,也就中国艺术团巡回演出之机,观摩了东欧、苏联以及艺术名城维也纳等处演出的歌剧以及其他精彩的文艺演出,取得了丰富的关于外国戏剧艺术的感性知识,对于新中国的剧场艺术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又如1954年莫斯科音乐剧院的访华演出,也对于我国的歌剧舞剧事业的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955年,国家派遣了多位歌剧、舞剧工作的领导同志,组成了赴苏联的歌剧舞剧考察组,他们在莫斯科、列宁格勒及各加盟共和国,观摩了歌剧、舞剧,还带回了完整的歌剧演出资料。在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毛主席的讲话中也提到了可以演出外国的作品……还提出了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加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剧院所进行的业务培训,为完整地介绍上演外国歌剧经典提供了政策上、理论上、组织机构和技术上的必要条件,这些条件在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无法具备的。因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剧院上演的第一部外国歌剧《茶花女》,于1956年12月在北京天桥剧院问世了。也在此前后,武汉市歌舞剧院则演出了阿塞拜疆轻歌剧《货郎与小姐》,剧本和总谱还是该院院长程云于1955年赴苏联考察时带回来的呢。众所周知,在“文革”前的中央歌剧院还上演了《蝴蝶夫人》、《叶甫根尼·奥涅金》、《青年近卫军》等多部外国歌剧名著,直到1964年毛主席对于文艺工作的两次批示下达,方才暂时中断。等到“文革”的噩梦结束,尽管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介绍外国歌剧名作的道路还时时有由于“极左”思潮而形成的障碍,像《卡门》就曾经被认为“表现了爱情的放任和走私”,被冷藏了好几年,幸好有作曲家吴祖强等在政协会议上的呼吁争取,方才得以继续演出。《图兰朵》的演出也因为“莫须有”的影射猜忌,而被推迟了若干年!

  再往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国家文化政策的日益合理,介绍上演国外歌剧名著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和谐,除了继续注意尚未“发掘”的经典名著之外,希望各歌剧院、团,多注意一下国外近、现代表现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歌剧作品,也许,这样的作品能够吸引更多的尤其是青年观众。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