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应县木塔最新修缮方案将上报文物局审批(2)

2013年08月21日 15:13 来源:三晋都市报 参与互动(0)

  B

  木塔建造年代成谜

  如果我们能回溯到塔的建造年代,是不是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营建资料,从而帮助我们今天的修复呢?

  很遗憾,我们找不到。实际上,就连塔的建造年代,我们都搞不清楚。应县木塔的建造年代一直是个谜,对它的建造原因,最少有4种说法。

  一、建于五代(10世纪):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36年-943年)建,辽清宁二年重修。

  这个说法,见于清朝年间出版的几本官方地方志书,即康熙《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山西通志》,乾隆《应州续志》等。书中所引“旧志载晋天福间建”的旧志早已失传,无从查考。

  二、建于辽代(11世纪):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建,金明昌四年重修。

  这也是被引用最多的观点,包括应县政府申遗和宣传文件在内的许多资料都注明,这座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其出处是明万历年间田蕙撰《应州志》,及台基墙上一方明代弘治三年(比田蕙更早百余年)的知州薛敬之石刻铭文,还有塔上高悬的金朝“释迦塔”匾额题字。

  五代与辽代,前后相距120年。梁思成当年发现木塔保留有许多唐代建筑技术,这正是辽代建筑风格的特色之一。辽代说因此最被认同。

  三、建于北魏。

  公元425年,在北魏道士寇谦之建议下,尊崇道教的太武帝拓跋焘在北魏首都 (今大同市)东南建崇虚寺。442年,崇虚寺又建起五层道坛,全部用木头做成,也就是一座五层木塔。自此,每一位皇帝登基,必须到崇虚寺道坛上接受天书。到公元493年孝文帝时,下诏在清静处再建一座道坛,地点就在今天应县木塔所在处。这座新建木塔的设计和建筑完全遵循道家思想。塔身八面就是八卦图,塔的底座也筑成八角形,塔基正南面嵌砌了一块石雕八卦图,月台上还有一块天然太极黑石,也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云汉石”。明五层暗五层的塔身也隐含了道教阴阳合十的教义。除塔基外,从第一层起直至九层,每一层的木结构都连接成一个卦的样式,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顶层又把这八个符号集中在一起,形成八卦归一。

  这一记载见于《魏书》《山西通志》《水经注》。据此推断,可能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崇虚寺与道坛日渐衰微,后来渐渐演变成为释迦阵地,也就是今天的佛宫寺和释迦塔。

  四、建于唐。

  李靖任隋朝官员时,被外放到马邑郡(今朔州),又被李渊收降。唐贞观三年,李靖在应县平叛有功,深得百姓爱戴,尊李靖为天王,将军营所在的村庄叫作天王村,建天王祠,后来有个巧木匠,精心设计制作了没用一粒铁钉和半点鳔胶的木塔供奉李靖。后来他带人们伐附近黄花山原始森林的古松,建了一座和小木塔一模一样的大木塔。这就是为什么李天王手中托着一座塔。

  应县城就是李国昌和李克用父子在天王村的基础上建成的,李靖的故事在应县一带代代相传。

  这只是一个传说。

  何人建造说法众多

  那么又是谁建了这座塔呢?

  明朝万历年间田蕙撰《应州志》说,当时木塔已无碑记可考,他只找到一片石碑,上面刻有“辽清宁二年田和尚奉敕募建”几个字。而这片石碑,今人并不曾见过。

  田和尚是谁?或是一代高僧,更可能是一位高官,因辽代崇佛风盛,许多契丹人的名字都与佛教有关,例如辽道宗宣懿皇后,名字就是萧观音,另一位皇帝辽圣宗的小字是文殊奴,一些王公大臣也有耶律和尚、萧和尚、李和尚、张和尚等名字。

  既是“奉敕募建”,奉谁的敕呢?

  许是辽兴宗仁懿皇后萧挞里(1035年-1076年),即《杨家将》中的萧太后。这位太后是应州人,出身契丹贵族家庭,两位姐妹皆为后,父兄三人都封王,一家三后三王,显赫无比。她入主后宫的40余年正是辽王朝最稳定的时期。清宁二年,是1056年。

  应县木塔下层门楣前后,绘有三女三男,正是萧家“三后三王”的画像,因此,应县木塔应为辽代萧太后一家在故乡兴建的“祖庙”。不但取材方便(当地黄花山林木茂密),更因处于战略要地,在此建高塔或同时具备瞭望塔之功用。

  但无论是谁令建、谁募建,究竟是什么人具体承建,我们没有半点草蛇灰线。“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赵州桥是李春造的,故宫是蒯祥造的,但我们不知道应州塔是谁造的。“他们默默无闻,在中国也未获得应有的承认”(梁思成语)。

  因了这默默无闻,我们后人无从得到那精妙无比的思想与手法的真传,只有苦苦的猜测揣探与惴惴的不安。

  有时我们会惭愧地望一望东邻。距今1200多年的日本奈良东大寺大佛殿,是世界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日本人修东大寺时,就是找到好木头,逐步把下边压坏的木构件替换掉,完成修复的”(阮仪三语)。

  C

  历史上的修缮留下遗憾

  实际上,多少年来,对木塔的修与补从未停止过。

  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应县木塔的修缮,我们能找到以下几条:

  金明昌六年(1195年),进行了增修,重点是修理木塔不完善处。

  元延佑七年(1320年)进行了大修,重点是将砖台基换成了石台基,木塔内加了木斜撑,外加了立柱,以增加木塔结构的稳固性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延长其寿命。

  明正德三年(1508年),离第二次大修已有近190年。此前木塔经历了元顺帝时的七日大地震,木塔周围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没有被震倒,但肯定有所损坏,所以这次维修规模较大,不仅重砌了塔基,还翻修了一层的厚墙。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重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修二层平座。

  有文物工作者介绍,1934年民国政府也曾对木塔进行了一次“大维护”,拆除了各层间的泥夹墙和斜戗,换成了现在的门和窗,大大降低了各层的抗侧移刚度和承载能力。这次维修影响到了木塔的整体结构,留下了不少遗憾。

  此外还有建筑领域之外的记载显示,1974年7月,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来应县对木塔实施抢险加固工程。时值“浩劫”期间,当地文物部门数年间进行了5次清理,从木塔中发现大批经卷文物珍宝,这或可印证“木塔初筑时是按藏经楼设计”这一传说,但木塔修复效果如何,未见任何说明。

  据说1977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应县时曾问大家:“你们知道应县为什么叫应县吗?”佛经上说佛陀圣物“上应天道,下应群萌,实为应地”。“天道、群萌”意思就是天上神祗、地上众生,佛陀遗骨灵牙示现之地,就是“应地”。应县因此得名。

  应县一带信佛百姓众多。每年春节,当地人都按照古老的习俗,登塔、绕塔,为来年祈福。许多中年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应县木塔还能上到第六层。

  近年来为保护木塔,已限制游客登塔,登塔需要另外交费,也只能上到第二层。2003年后,也是为了保护木塔,许多大型的铁铸塔铃已被卸下,早先那种劲风扑面时铃铎齐响的壮观场面已然不再。

  人们始终在想方设法为木塔减负。2006年9月4日,在当地为木塔举行950周年生日庆典的前一天,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重建仪式在附近的龙首山举行。一位来自台湾的僧人发愿,用钢筋水泥建一座应县木塔的姊妹塔,让新塔代替千年危塔承载游人,以延长木塔寿命。

  此举在宗教界内自有争议,外人不必谈及,我们只知道,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项目于2008年搁浅。

  民间经验或可借鉴

  而在当地宗教界人士看来,应县木塔的命运,或许自有冥冥中的安排。“有佛舍利的佛塔很多,为什么只有这一座才称为释伽塔?因这里是殊胜的金刚宝地。而这座塔,不是研究它的一部分结构就可以修复得了的,更没有古代建塔时那样杰出的工艺与人才了,当今各处有众多的仿古建筑,其质量不敢恭维,中国建筑史上登峰造极之作,非短短几十年就能搞懂的。所谓修复,或许,只能是‘吹吹牛’而已。”

  在他们看来,这座塔,不可修复,更不可复制。沧海桑田,顺其自然。只能通过信仰,或通过对文物古建的真诚与尊重,来很好地保护它,方可保其尽量长久。

  怎样保护?

  杜绝游人登塔。对绝大多数游客来说,登上一层塔并不会看到啥,也不会真正明白啥。神圣的塔只应远观膜拜。而近旁,应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建造一个立体的演播室,令人能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地感受这座塔的建筑文化、历史文化与佛教文化,不登塔亦不白来一次,而是领略了更深远的内涵。

  应县木塔,是全世界的珍塔,更是应县人的魂之所牵。多少当地人,依恋它,崇敬它,膜拜它。亦不乏民间人士苦心孤诣地钻研它,琢磨它。1997年,就曾有一位大同王师傅“十年建一塔”,成功复制了一座1.34米高、与它一模一样的缩造木塔。王师傅这样的人,在应县不止一位。如今,缩造的应县木塔,已成为当地观光旅游纪念品中的代表之作。

  也许有一天,这些民间的能工巧匠,可以介入到本由专家们担纲的中国古建的修缮研究中,贡献一点他们也许微薄却来自实践的经验。

  据介绍,“现状修缮”的方案是目前不少专家认为最稳妥、风险最小的方案。“这种方法对木塔的伤害最小。也可以控制木塔的致命伤不继续发展。把倾斜的木塔支撑起来,虽不能完全去除病根,但是木塔的安全状况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改善。”

  但没有一种方案能十全十美地解决所有问题。责任重大的山西省文物局方面给出最中肯的解释:“这就相当于给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拄上根拐杖。木塔已经1000年了,我们尽量对它实行最小化干预。我们希望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给它做手术。我们希望做完手术之后,木塔至少能够再保存1000年。”(记者 冯迪 文/图)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