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开园仅4个月 温州东瓯王墓即遭涂鸦毁坏

2013年08月22日 14:4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开园仅仅4个月,温州东瓯王墓就遭遇了肆无忌惮的涂鸦毁坏。花岗岩墓碑、附近的石像和石马上都密密麻麻地涂写着英文、数字和一些“不知所云”的词组、句子。

  我们且不去定义涂鸦是出于恶意破坏,还是无聊为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恶劣行为不仅破坏了温州的城市形象,而且折射出了部分市民素质的低下。

  其实“在文物上随意涂鸦、刻字留念”的现象在中国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在某些人眼里已经成了一种出游传统。从前段时间引起轩然大波的埃及古庙“丁锦昊到此一游”事件,到时隔13年在敦煌壁画上发现的“香港某报高级记者宋寅到此参观考察”的刻字,可以看出,“到此一游”的心理在中国是如此根深蒂固,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层次的人群,这已经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国人受教育水平不足上了。如果“丁锦昊到此一游”、“中国常州赵根大”等代表了文化水平不够的一群人,那“宋寅到此参观考察”又作何解释?

  在多数人的概念里,好成绩、高学历、体面的工作似乎就代表了“高素质”,却往往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品格”、“道德”培养,“素质教育”就显得如此单薄。以丁锦昊事件为例,其家长在道歉时不忘强调“孩子成绩一直都很好,平时也很听话”就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概念里,“学习好”、“听话”就是乖孩子好孩子的表现,孩子的品格教育没有得到应由的重视。可以说,这并不是个例。我们不知道,经过这个事件,当事的孩子和家长有没有得到真正醒悟,但无疑给大众敲响了品格教育的警钟。

  说回温州的东瓯王墓被涂鸦事件。其实事件本身的性质如出一辙,作为目前温州仅存的王墓遗址,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然而文物保护绝不能仅仅寄希望于政府监管和法律约束,加强市民的品格教育,提升市民文物尊重、保护意识才是治本之道。(陈微言)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