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激辩"汉字危机":书写危机还是教育危机?

2013年09月04日 14:25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参与互动(0)

  随着《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汉字危机引起公众热议。提笔忘字、汉字书写能力退化等观点,让许多人认为,汉字危机形势严重,拯救汉字刻不容缓。也有人提出,拼音化书写是大势所趋,因为书写方式转变为键盘和字母,提笔忘字是正常现象。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和代表之一,已经使用了几千年,而我国进入键盘书写时代仅有十几年。在这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汉字在键盘书写的冲击下就出现提笔忘字的尴尬。

  在键盘成为主流书写工具的今天,汉字真的出现危机了吗?汉字是顺势拼音化,还是固守传统书写阵地?在提笔忘字的背后,汉字文化面临哪些困境?一周来,本报邀请多位学者和网民进行话题讨论,解读所谓“汉字危机”——中国传统思维的工具化处境。

  据国内知名民意调查机构零点指标数据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城市进行的“中国人书法”系列调查显示,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据统计,1950年,全国的人口普查里文盲率是80%,现在的文盲率约15%。

  话题一:我们进入了新文盲时代?

  正方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新疆汉语言学会会长、自治区政协委员许征:提笔忘字的现象可以说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总是用键盘,不经常写字,必然提笔忘字。两档“汉字节目”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触及了一个社会现实,体现了人们的一种焦虑。

  网民“龙小龙”:在以前的文盲时代,人们会说但不会认也不会写。在现在键盘输入流行的信息时代,中国人都会说会读,但是却不会写了,这同样也是一种文盲--“新文盲”。

  反方

  新疆青年书法家、作家,中国青少年书画协会理事章海安:在古代,毛笔一直都是人们书写的主要工具,当钢笔出现后,社会同样产生过“毛笔危机”的说法。只要我们把手写汉字当成“国粹”去保护,把书法当成艺术品去珍藏,价值越来越高,就不会出现危机。

  网友4321:汉字本质的属性是一种交流和写作工具。汉字也应该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我们还都会认、会读,能够运用现代工具输入又有何不可,况且我们也还没有到丧失书写能力的地步。

  当电脑传入中国后,怎样将汉字输入电脑成为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一大障碍。汉字五笔输入法以及拼音输入法的发明应运而生。但键盘输入中,五笔输入不会让你忘记一个汉字怎么写,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越来越普遍地使用拼音输入法可以让你知道一个字怎么读,却会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

  话题二:字母文化逆袭汉字文化?

  正方

  新疆师范大学大二学生陆姗姗:拼音书写侧重的是汉字的读音规范,这对于推广普通话很有帮助。但是汉字传统上按照部首分类,侧重的是汉字“物以类聚”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这是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汉字拼音化书写的结果是按照字母分类,这是西方的思维方式,背离中国传统文化,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汉字的拼音输入征服了手写,实则是西方文化对汉字文化的征服。

  网友“奔跑的刺猬”: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曾预言,汉字的未来就是字母化。用26个英文字母为汉字注音,用拼音教学,这本来就是学习的西方文化,拼音书写理所当然是汉字文化对拼音文化的适应。

  反方

  许征:拼音只是为汉字注音的工具,它并不是文字。键盘的设计是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的,电脑在国内开始普及时,基于西方文化设计的键盘书写也开始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书写方式。无论是五笔输入,还是拼音输入,的确体现了汉字对键盘书写的适应。

  章海安:这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观念出了问题,国人对汉字危机的忧虑,反映了我们意识到:在经济大发展浪潮中所丢失或者没有重视的东西。我们逐渐失去了对自己文化的敬畏感,不在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美、深刻美,我们急需做的就是要纠正这种文化偏差行为,多一些中华文化膜拜感。

  话题三:文化颠覆期还是适应期?

  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行书,汉字从诞生那天起就不是一种古板不求变通的文字,在字体变化与笔画增减中,汉字适应着每个历史时期的需要。无论是繁体的11画“国”,还是简体的国(8画),在拼音输入时只需要打出“guo”三个字母就行。面对拼音输入对传统书写方式的冲击,汉字是在适应新的时代潮流,还是面临着书写方式的颠覆?

  正方

  许征:我在教学过程中做过观察,入学的新生只有20%的会拿钢笔,严格说会使用钢笔的只有10%。社会的进步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问题,不能说拼音输入是祸根,没有电脑的时候也存在这个现象,只是现在更加严重而已。

  网友“空享”:就像隶书代替篆书,简体字代替繁体字一样,汉字拼音化是文字发展的结果。与其恪守着旧有的手写方式,不如顺应时代潮流,推进拼音化发展,毕竟将来的时代是一个无纸化办公的电子时代。

  网友“北山南人”:今天的人用键盘“书写”,用的不是横竖撇捺,而是ABCD,读音和字形的关系不像手写那么密切,提笔忘字是自然现象。但是,提笔忘记笔画的人认出写不出,这未必是坏事。

  反方

  章海安:如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手写体的衰落,似乎是不可逆的现象。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给我们带来了便捷和效率,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使用电脑或电子设备大多用的是拼音输入法,就算拼音打错了仍然有你需要的字词出现,迎合了人们追求快捷的需求。所以说,电脑和手机带来了便捷,一同带来的还有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网友“夏目友人”:汉字现在已经从古代的精英掌握时期进入当下的全民造字时代,比如“囧”字的流行,曾经火星文的风靡一时都是网络自发推广起来的。这充分说明了汉字强大的生命力,在时代的潮流下,它可以自我更新,对于拼音化输入也只是它适应时代的表现,无须大惊小怪。

  话题四:书写危机还是教育危机?

  随着手机、电脑的推广,无纸化办公成为盛行一时的说法。在大学乃至中小学里,个别作业也在使用电子版和打印版。字如其人的手写体逐渐被标准化的电脑输入取代,在这种形势下,手写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

  正方

  章海安:我认为既是书写危机,也需要引起教育的重视。对于汉字危机来说,可怕的并不是提笔忘字,更糟糕的是中断了整个中华民族文明承载的实物性载体。电脑可以帮助人类学习知识,当下的技术条件却无法替代人们的触感和更深层次的精神感悟,书写的传承是不可能用电脑键盘替代的。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汉字,连汉字都不会写了,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国内这几档电视节目立意不错,但如果没有全民参与书写的欲望和环境,电视热闹过后,于事无补。要化解手写汉字的危机,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教育引导、国家重视和全民觉醒。

  反方

  许征:我认为根本是教育问题。教育部也下发过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意见中还提及: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落实情况并不理想。而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是主要问题。可以整合一些高校的力量和书法家对基层教师培训等。

  朱玉娇: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必须要提倡多书写。在学校开设的书法课上,教学生写字的时候,不但要教学生读音,还要教授这个字的来历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汉字的魅力,才能让他对汉字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读音上,才能给他多书写的动力。

  相关链接

  “提笔忘字”威胁书法大国

  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早熟者。”报载,韩国已准备把中国书法改成韩国“书艺”向联合国申请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然而,我们的“手写体”却要绝迹了,这是为什么?

  古人云:“书为心画,字如其人。”虞世南的“德行忠直”、颜真卿的“忠义光明”、柳公权的“心直则笔直”和蔡襄的“才德俊伟”等无不道出了人品与书法之间的微妙关系。一手好字不但让人看了舒服,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一份名为“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许多学生别说作业信手乱涂,连升学考试答卷都字迹潦草,直看得老师、家长望“字”兴叹,皱眉摇头。还有一项针对初高中生的调查则显示,近九成的学生承认写字难看,85.8%表示有人说过自己的字不好看。

  鲁迅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长期不写字的损失其实是多重的。 (本报记者霍蒙焦云龙)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