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鲁迅作品被删不必反应过度

2013年09月05日 12:39 来源:三秦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开学了,因人教版初一课本删除鲁迅作品《风筝》,引发舆论关于“鲁迅大撤退”的又一轮热议。

  对于网上质疑,人教社表示很委屈。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但真相是,因《风筝》是初一课本唯一收录的鲁迅作品,删除这篇作品,仅仅等同于鲁迅退出初一教材,而人教版全部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里,依旧收录鲁迅6篇文章,所占比例仍是国内作家之冠。因一篇《风筝》被删,引发夸张的以讹传讹,不能不说,人们对于鲁迅在新教材中的淡化过于敏感了,甚至有点心理恐慌。

  显然,鲁迅作品,已成为当代语文教学的标志性符号。虽然鲁迅文白相间的文字,对今天许多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阅读障碍,但鲁迅嫉恶如仇、决不妥协的批判精神,却是当今十分稀缺的精神资源。人们之所以力挺鲁迅在语文课本中“独大”,除了鲁迅文字的自身魅力,更源于对批判精神稀缺的深深焦虑。

  那么,删除鲁迅文章是否得当?这要从两方面看,一是文章能否被学生理解,二是鲁迅文章能否实现众望所归的“精神传承”作用?就第一点看,鲁迅文章多沉郁,虽然深刻,却需要足够阅历,并结合当年背景方能体会,偶有趣笔,也需要较高审美能力才能“心有戚戚焉”。前几年,就有这样一个例子,鲁迅句子“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被学生质疑累赘,显然,这样的逆反态度,与学生对文字感受力不足有关。回到《风筝》一文,这篇作品是用成人视角回顾童年小事,反思对孩子天性的保护,无论是其中的伤感情绪,还是所思所想,都超出初一学生理解范畴。尽可能让孩子感受语文趣味,而不被成人教化思维强迫,应当说,将《风筝》一文撤出,恰恰符合鲁迅在《风筝》中想要说的思想。再说第二点,批判精神的养成,是社会、教育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只靠一个人作品扭转。譬如说,鲁迅成为鲁迅之前,并没读过鲁迅作品;而鲁迅进入教材之后,也未见当代学生批判精神有多少长进。而许多人把“精神的传承”一味押在鲁迅作品身上,恰恰证明我们的教育、社会环境,在培养独立思考人格方面的缺陷。而这,才是我们追寻鲁迅思想时最需反思的关键。(王继成)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