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教材删鲁迅作品:不必对鲁迅念念不忘

2013年09月05日 14:28 来源:重庆时报 参与互动(0)

  最近,关于鲁迅文章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议论异常火热。事实上,这种“为了忘却的纪念”,伴随着教材的变化而循环反复地发生。

  投枪般凶猛的文字,匕首般犀利的思想。某种意义上而言,鲁迅是几代国人批判精神的启蒙。尽管教材中,曾有《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这些史上的政论经典,但对于民众而言,这些文绉绉的话语,不如鲁迅的白话文批判来得淋漓痛快。

  人,总是要有点批判精神的,此所谓有态度的人生。当然,这种态度并不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喜恶、对生活的抱怨、在蜚短流长的是非议论之中,这种态度是基于价值和信仰以话语批判参与公共事务。鲁迅的文章从具有强大启蒙功效的教科书中删除,难免令人忧虑:这种批判的精神会否随着鲁迅文章的删除而遗失。

  这种担忧,折射的是特定环境下某种圆滑的本性。他们希望通过教科书的传承,借鲁迅这个榜样,留下批判的种子,让后辈去完成未竟的愿望。带着镣铐的舞者,不想着去挣脱枷锁寻求自由,反而幻想着别人来实现自己夙愿,这种遗愿式的期待,散发出某种懦弱的气息。如果每一代人的批判精神都寄存在教科书的鲁迅文章里,那对于社会改变会有多大的意义?

  公民态度的激活,从来都不是靠一个勇于批判的人物和一些批判文章来完成的。在为教学大纲限制的“中心思想”的引导下,鲁迅的批判精神指向的永远是他所生活着的那个时代。在鲁迅批判的勇气和精神下血脉贲张,在现实中却永远找不到或刻意回避批判的目标,那无异于精神上的自渎。任何时代,总不会少了批判的意愿,缺少的是用嘶哑喉咙歌唱的行动。

  在这个开放的时代,人的灵魂和思想有了告别蒙昧的环境。常识的普及和信息的爆炸,再复杂的中国,公民都有着自己独立的判断。不是不再需要鲁迅文章里的批判精神,而是这种符号化的东西早已深入人心,这种深入人心的东西便是公民意识。无论是网络的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的公共参与,越来越多的公民站出来,用自己的方式促进社会的改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关于公民启蒙和批判精神的激活,再也不是传承的问题,而是已经贯彻到公共生活的始终,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由此意义而言,教科书的编纂和修订应该远离意识形态的纠葛,走向教育专业化的道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该学些什么、该如何养成,教育本身应该从“中心思想”和“标准答案”的藩篱中走出来,走向更加开阔的境地。

  不必急于让孩子表达态度,而是要引领孩子怎样去认知和理解世界。鲁迅文章或增或删,重要的并不是它承载着怎样的意志和价值,而是文章本身是否适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既然诟病教材概括“中心思想”和“标准答案”,那么又岂能将自身的意志强加给教材。不要去做曾经反对的事情,我更愿意将鲁迅看成我所尊敬的写作者,而非批判精神的化身,因为,在每个独立的公民身上,在每一片自由的羽毛上,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看到这种精神焕发的光芒。

  不必对鲁迅念念不忘,每一片向往自由的土地上,都有批判声音的回响。(本报评论员 时言平)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