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交响乐团首场欧洲巡演返场6次破纪录

2013年09月10日 17:0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当约翰·施特劳斯的《雷电波尔卡》的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时,维也纳音乐厅的观众依然止不住兴奋的心情,但是这已经是曲目演奏完毕后应观众要求返场演奏的第6首作品,这是在北京交响乐团的演出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观众依然恋恋不舍地为其精彩的演奏报以掌声。这是北京交响乐团当地时间9月8日在维也纳举行的欧洲巡演首场演出结束时的一个场面,乐团的精彩演奏征服了维也纳的观众,全场观众起立向音乐家们致敬。

  北京交响乐团在著名指挥家谭利华的带领下,开启了今年的欧洲巡回演出,在吴氏策划的帮助下,他们在维也纳的演出没有选择在金色大厅,而是选择了音响效果好且是维也纳交响乐团的主场维也纳音乐厅。演出的上半场,北京交响乐团奏出了方可杰创作的《热巴舞曲》和郭文景的笛子协奏曲《愁空山》,由于演出是售票的商业演出,因此,现场观众大多数是维也纳当地的观众,只有少数华人观众。笛子演奏家唐俊乔的演奏首先让观众眼前一亮,尽管很多观众并不了解《愁空山》的内涵,但唐俊乔高超的中国竹笛的演奏与交响乐团的配合天衣无缝,变化多端的色彩让这首乐曲深入人心。中场休息时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前来听音乐会的奥地利观众麦格·马克特,他是奥地利著名的茜茜公主的后裔,他告诉北青报记者:“从上半场的演出可以看到,中国的作品与西方的作品感觉不一样,西方作品讲究和声,而中国作品讲究线条。那中国竹笛吹出来如同鸟叫,在西洋交响乐队的配合下起伏多变,很有意思,我非常喜欢。”

  如果说上半场有些观众对中国现代交响乐的了解还有限的话,那么北京交响乐团下半场演出的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让现场观众大吃一惊,他们没想到一个来自中国北京的交响乐团铜管乐演奏出的音色那么饱满,而谭利华的处理十分清晰明确,整部作品一气呵成,一曲奏完,掌声雷动,不少观众禁不住欢呼起来。随后,由中国民歌改编的管弦乐《茉莉花》和勃拉姆斯的《第五号匈牙利舞曲》的演奏成为热烈返场的开始,每曲演奏都赢得现场观众的欢呼。接下来,中国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和施特劳斯的《铁匠波尔卡》、奥芬巴赫的《康康舞曲》都把现场气氛推到顶峰,观众情不自禁地和乐击掌,北青报记者身旁坐着的一位奥地利女观众更是和着节奏手舞足蹈起来。谭利华和乐团演奏家们一再谢幕都被观众的掌声固执地留在舞台上,不得已,返场突破了极限演出第六首作品——施特劳斯的《雷电波尔卡》。负责安排演出的前奥地利市政厅工作人员皮特告诉北青报记者:“观众喜欢北京交响乐团演奏施特劳斯的作品是因为他们觉得演出很成功。同时,他们与乐团开心地在音乐中进行了交流,你听到现场的掌声就能感受到观众的心声。”(记者 伦兵)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