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现代芭蕾舞剧《简·爱》伦敦商演获成功(图)

2013年09月10日 17:10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上芭《简·爱》在伦敦地铁站通道内的宣传海报。 佘玫玫 摄

  来自中国的现代芭蕾舞剧《简·爱》,近日在英国伦敦的英格兰国家歌剧院盛装亮相,4天内连演5场,吸引6700多位观众前来观赏,近40家国内外媒体(其中32家英国媒体)观摩演出,30多家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进行了报道和评论。

  媒体和伦敦观众认为,来自上海的现代芭蕾舞剧《简·爱》具有“大胆的创意、精湛的舞技”。8月30日的《参考消息》则转载日本《外交学者》网站上由安德烈亚·贝克写的《上海芭蕾舞团伦敦演出受赞誉》一文,文中这样评价:“上海芭蕾舞团的《简·爱》给人的印象是真实的,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艺术技巧,上海芭蕾舞团在伦敦的演出可以成为中国未来获得国外受众喜爱的一种模式。”

  上芭此次演出的成功,给芭蕾这样高雅艺术的商演之旅开了好头、闯出了一条新路。

    不再闭门造车,懂得整合资源

  芭蕾舞剧《简·爱》的创作和访英,是在国家和上海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文艺原创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开拓海外市场的大环境下进行的。

  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哲说,访英演出不仅得到了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支持,更充分发挥了剧场和院团合作的优势,同时还把这一艺术创作辐射向社会。比如,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交通银行、MG汽车英国有限公司等,都以各种方式对这一项目进行了非商业性的赞助。由于降低了出行成本,使得《简·爱》的“回乡”之旅得以启程。

  该剧在海外则完全进入专业商演营销企划,海外自主租场运作、自负盈亏。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充分发挥了上海大剧院、上海芭蕾舞团的品牌效应,以专业的眼光聘请专业的英国当地代理商、公关公司、营销公司,按照英国当地的商业运营模式进行市场营销。

    善用商业模式,学习国际惯例

  《简·爱》的伦敦之行从洽谈、签约到演出,只有6个月时间,远低于常规的准备时间,但因为有善于驾驭与接轨国外专业演出的团队操作,中英合作方对英国剧场操作模式、税费计算、票务系统、舞美工作模式,甚至伦敦公交线路及环境、户外广告区域分布等都进行了研究,从合同洽谈初期就力图解除双方的一些认识误区,做到每个步骤、每项费用都指向明确。

  在伦敦,200多个《简·爱》的剧目海报分布在伦敦各地铁站内自动扶梯旁,还有100多个地铁站台张贴大幅祝贺海报,以叠加组合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上芭与具有2000多座席的英格兰国家歌剧院达成协议,把《简·爱》纳入剧场的夏季演出季,在剧场网站上刊登剧目介绍,通过剧场客户群发6000多封针对芭蕾观众的广告信。在伦敦著名的娱乐消费刊物《TIME OUT》上,同样见得到介绍剧情的广告。而在英国 《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等众多媒体和舞蹈网站等媒体上提前发布的演出信息也是四面开花。

  营销手段上的合作与借力收到了良好效果。按照惯例,伦敦的英格兰国家歌剧院全年歌剧、芭蕾的上座率一般在30%-40%左右(国际超级明星主打的剧目除外),暑期8月的销售量往往低于年度平均值。但从《简·爱》售票情况看,第一场观众近2000人,第二场1300多人。五场观众达6730人,售票率达55%。而用于聘请专业团队和广告发布制作等费用,只占所有开支的18.6%。以这样的投入比例获得较高的票房,对高雅艺术演出来说物超所值。(本报记者 朱蕊)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