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颐武评芒罗获诺奖:实至名归(图)

2013年10月12日 11: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芒罗

  前天晚上7点开始的“芒罗热”一直持续着。无论是在书店里还是网络上,中国读者仍旧在乐此不疲地谈论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晋得主,关于她的奇特人生,关于她的小说艺术。

  昨日人们对芒罗的议论转移到她对自己获奖的感受上。网络上引用最广的一段话是:由于时差原因,评委会宣布芒罗获奖时,加拿大正是午夜,芒罗早已入睡,评委会只得在电话留言里告诉爱丽丝·芒罗:你获奖了。后来,芒罗的女儿将她叫醒,激动地告诉她这个消息,芒罗不无淡定地说:“现在正是午夜,我早就忘记这件事了。”

  芒罗淡定回应获诺贝尔文学奖,赢得读者一篇赞扬:“82岁的老人,视功名利禄为身外之物,宠物不惊,令人敬佩”、“这才是大师的风范呢”、“ 对文学对精神的追求,早已超过了物质”。微博网友“付明海2011”甚至赋诗一首:“文学本寂然,宠辱当不惊;捉笔见大义,敞胸去矫情;泣血写悲悯,洒爱书人生;还看百年后,喧嚣念此君。”

  更多的作家、评论家开始品读、评论芒罗作品,以及她的获奖对中国文学的启发。文学评论家张颐武说:“对于一般公众来说,芒罗似乎又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其实在国际纯文学的圈子之中,这位加拿大作家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得到这份荣誉可谓是实至名归。”评论家陈晓明则从作品入手,分析说:“《逃离》可以说是其小说艺术炉火纯青的结果。这一年她已经73岁,真正是宝刀不老,虽是精雕细刻,全无痕迹,更见纯朴自然的风格。收入的8篇小说表现当今北美社会中,或者说西方世界中,一些处于生活边缘的女性,她们内心与社会的疏离感,她们顽强的自我意识与命运构成的抗争,这些疏离和抗争,都极其微妙富有层次感。”作家韩松落也是“就事论事”,他说:“《逃离》可以被视为‘概念小说集’,八个故事隐隐被一个概念、一种气质统一,人物的生活背景、遭遇、情感也多有相似,八个故事并无隔离之感,气韵也并不被阻断,混在一起组成了长卷。这种传统的上游,是舍伍德·安德森和詹姆斯·乔伊斯,再庞大一点,还有福克纳。 ”

  写短篇小说的芒罗获得诺奖,传递出了什么样的风向标?对中国文学有何启示?很多作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作家陈家桥说:“今年芒罗得奖反映了诺奖选择作家视角的变化,即:远离意识形态,不做政治考量。芒罗是典型的女性作家,她的小说继承了英语小说关注生活的传统,比如奥斯汀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和前几年完全不同,把奖颁给芒罗,让我觉得诺奖把文学拉回到了生活的现场,是向卡福这样作家的致敬。”评论家夏烈则谈到:“授予短篇,我觉得是件很有价值的事:我们不应该总秉持文体偏见,短篇非常智慧,并且树立了一种精致的美学。”“终于有一个短篇小说作者得了诺奖。中国的一线作家都不写短篇了,似乎不写长篇就不是小说家。”作家徐晓的感慨,得到了很多作家的共鸣。小说家任晓雯说:“我觉得‘中国的一线作家都不写短篇了’是个非常大的遗憾。”很多读者则希望更多的作家投入到短篇小说的写作中,拓展写作难度,释放短篇小说这个文体的独特魅力。

  “芒罗热”还有一个热点集中在出版界里。和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一样,当新的名单出来时,新一轮的与之有关的出版热潮也即将到来。但今年有个些许尴尬的局面,就是有6本芒罗的作品,译林出版社和江苏人民出版社都分别宣布自己拥有版权。这6本书,译林出版社公布的暂定中文名为:《太多的欢乐》、《快乐影子舞》、《恨、友谊、追求、爱、婚姻》、《少女和女人的生活》、《一个善良女子的爱》和《爱的进程》。不过,现在能肯定的是,已经于2009年出版过《逃离》一书的新经典公司昨日宣布将加印10万册,芒罗的另一本书《亲爱的生活》也将于近日由他们出版。 深圳特区报记者 钟润生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