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导演夏钢:电影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

2013年10月12日 15:29 来源:姑苏晚报 参与互动(0)

  夏钢的人生经历颇具传奇。

  在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之前,他曾经当过整整8年的修路工。

  夏钢的影视作品部部令人瞩目:大学毕业作品《我们还年轻》与张艺谋的《红高粱》、陈凯歌的《黄土地》等,同为中国第五代电影主要代表作品。《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遭遇激情》、《大撒把》、《无人喝彩》等是广受欢迎的城市新电影;电视剧领域,他的第一部 《亲情树》就引起轰动,而赵薇参演的《一个女人的史诗》更是收视率和口碑一路飘红。

  昨天,前来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参加金鸡湖艺术节的夏钢接受本报采访,笑嘻嘻的他一脸宽容、一派平和,对电影圈当下的现状有着自己的解读视角。

  娱乐不能代表一切,电影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

  从业数十年,夏钢虽然不算高产导演,却部部赢得赞誉。

  1982年他的大学毕业作品《我们还年轻》就获第12届世界大学生电影作品竞赛最佳影片提名。1990年,夏钢的《遭遇激情》一举赢得该年度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演四项提名。

  1992年拍摄的影片《大撒把》 挫败张艺谋等有力竞争者,荣获最佳导演奖。1993年夏钢与其夫人孟朱合作,再次将王朔作品《无人喝彩》搬上银幕,该片男女演员均获得该年度金鸡、百花奖。《与往事干杯》是夏钢的又一部风格化的影片,受到广泛瞩目。此后,夏钢导演的《伴你到黎明》、《生命如歌》、《玻璃是透明的》、《一见钟情》 等电影均颇受好评。昨天,夏钢敞开心扉,披露了他缘何近年来开始拍电视剧的心路历程。

  “《亲情树》是我的第一部电视剧。其实也并不是我拒绝拍电视剧,2002年以后,感觉没有遇上特别让我喜欢的电影题材,而整个电影行业也处于滑坡状态。”不过,夏钢认为,这些年的电影市场正在逐步回暖,他自己也在酝酿之中,希望能够再拍出引起反响的电影作品。

  “现在一些电影作品会有出其不意的票房成绩,而在业内的口碑却一般。这种现象具有偶然性也不可复制。”夏钢说,“现在还出现了一种娱乐至死的倾向。娱乐不能代表一切,作为一个大国,一个文化大国,她出产的电影也代表了其文化形象。我还是呼吁并期待电影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小说改编成电影,最重要的是把握原著的内涵和走向

  昨天的采访中,夏钢表示,他喜欢都市生活题材,用它们去体现人物的情怀。

  “我自己欣赏真实的作品,他们的深刻不是通过做作的表现方式来传递给观众的。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影视作品,真实就是最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夏钢透露,原本自己并没有准备接拍电视剧《亲情树》,那个时候正准备着要拍一部电影,可因为一些因素电影还没有开机就搁浅了。

  后来,老朋友制作人郭新强找到夏钢,希望他能够来执导电视剧《亲情树》。因为自己一直在拍电影,兴趣还是在电影方面,夏钢开始只答应当总监制。可等到他看到《亲情树》的剧本后,发现女主角雨欣身上有着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品德,这个电视剧所传递的温情和能量和自己多年来所坚持的创作方向不谋而合。于是,夏钢最终决定自己当导演拍摄《亲情树》。

  这几年,国产电影中不乏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但市场反响和业内口碑多平平。而夏钢的几部电影都是根据王朔的小说改编而成,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谈及于此,他坦言,“小说是电影剧本的一个重要来源,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最重要的是把握原著的内涵和走向,不要一味去追求所谓创新。如果对小说理解透彻了,再去改编成电影就有了成功的前提。”

  对于商业片这个概念,夏钢并不完全认同。在他看来,所有的导演都不希望自己的电影被束之高阁,总是期待在市场上引起一定的反响,当然不排除业内纯粹为了票房而拍摄的电影。这样的电影到底好不好,时间最终会说话。(苏报记者 梅 蕾)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