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沙俄大黄转卖利润逾十倍 大黄成中国制裁武器

2013年10月17日 11:30 来源:南方网 参与互动(0)

  俄罗斯人都知道,有一种中国产的商品,如果没有拿到沙皇政府的许可证而私下经营,后果将极其严重——— 死刑!相比之下,走私鸦片实在算是“湿湿碎”,无非没收与罚款。

  这种足以要命的中国货,就是大黄,一种去火、解毒、通便及治疗瘟疫的中药,用量大了也足以致命,其与附子,皆被称为药中“良将”,与人参、熟地两味“良相”一起,合称“药中四维”。

  在食肉为主的西方世界,似乎没有任何一种药剂,可以替代大黄的功能,这导致大黄成为西方最为畅销的中国货——— 茶叶是日常饮品,而大黄则是日常药品。

  与茶叶相比,大黄耐不得潮湿,这种娇贵的先天禀赋,使其更适合于走陆路前往欧洲,而不是漂洋过海。穿越俄罗斯的欧中商路,因此成为大黄之路。1706年、甚至可能更早在1657或1658年,沙皇政府就实行大黄国家专卖制度,由圣彼得堡商会垄断,走私者将面临比走私军火还要严厉的死刑。

  清代赵翼《簷曝杂记》记载:“俄罗斯以中国之大黄为上药,病者非此不治,旧尝通贡使,许其交易,其入口处曰:恰克图。”在恰克图口岸进行的交易,茶叶与大黄是中国货的主流,恰克图甚至有一个带有边境办公室的大黄交易场。俄国学者西林在《18世纪的恰克图》一书中说:“(18世纪)30年代末,恰克图贸易出现了某些繁荣景象,这在不小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了开始经常性大黄贸易的促进。”

  与茶叶相比,大黄的利润更令人心动。苏联学者斯拉德夫斯基的研究表明,在1730年代,1普特(16.38公斤)大黄,恰克图的进价是12卢布,而运到了圣彼得堡,价值就高达110卢布,翻了10倍左右。而俄罗斯的其他研究者也表示,此后大黄的恰克图价格为1普特20卢布,运至西欧则可以208卢布出售,毛利也在10倍左右。斯拉德夫斯基匡算,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国库收入15万卢布。

  俄罗斯人并不在恰克图坐等,而是广泛动员中亚地区的布哈拉人(Bukhara,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深入到西宁等地采购大黄,而后再到恰克图转交俄商,等于是组建了自己的采购队伍。

  对于大黄的质量,俄罗斯十分重视,政府派出了专门的药剂师,在恰克图进行鉴别,凡是被虫咬过的大黄一概不收,有损伤或腐烂的也切除,所有淘汰的大黄则一律焚毁,免得华商们下次以次充好。恰克图的验收标准,无论大黄还是茶叶,都远远高于广州口岸,再加上陆路运输的保存状况大大优于海运,因此,经俄国转口的大黄和茶叶,在欧洲市场都是品质最好、质量最高。

  为了多贩运赚钱,俄罗斯甚至压低了本土对大黄的消费量。德国人G.F。米勒在1842年出版的《西伯利亚的征服和早期俄中交往》中记载,1777年,俄罗斯境内仅仅消费了6普特,而转销欧洲的则超过1000多普特;1778年,境内消费680普特,转口则高达1055普特。

  对于此种关系到经济战略的特殊商品,俄罗斯情报机构还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地试图从中国盗取大黄种子,开价高达每俄磅400卢比,这也导致被一些不法商人忽悠,有人甚至用芥菜种子欺骗俄国人。

  中俄大黄贸易,在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中所扮演的重要地位,与茶叶贸易在英国相仿。中俄两国发生纷争时,大清国总是很自得地发现:手上还有个大黄,可以作为对俄贸易制裁的武器。(雪珥)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