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逾800年历史“苏州码”在大陆消失 专家吁传承

2013年10月17日 11: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逾800年历史“苏州码”在大陆消失专家吁传承
图为清代的“苏州码”帐页。 翟羽佳 摄

  中新网石家庄10月17日电 (记者 陈林)“产生于800多年前的‘苏州码’在中国大陆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在港澳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华人聚集的地方仍然在使用。其包含深厚传统文化应被视作宝贵的历史遗产,让更多国人去关注和传承。”

  17日,在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的中国首家发票博物馆,九三学社河北省副主委、知名收藏家毕志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该发票博物馆在河北经贸大学揭牌两周多来,包括“苏州码”在内千余件自清康熙年间至今的商业交易发票、税票等历史文物受到参观者追捧。

  苏州码是中国独有的计数符号,产生于800多年前的宋朝,在阿拉伯数字进入中国前发明,是1-10的表示,因流传于当时工商业最发达的苏州而得名。民间又称之暗码、肉码等。时至今日,在台湾、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地仍有华人在使用苏州码。

  这座中国首家发票博物馆有商业发票、田房地契、完税凭证、馆藏珍品四个展区,其中商业发票中展示了清朝、民国、建国之初等多个时期中国古老的传统商用数码——“苏州码”。一张出自张家口蔚县、长宽约30厘米的泛黄账本封页上,一行行、一溜溜工整飘逸却神秘难辨的“苏州码”,记录了从清光绪34年到民国元年的具体数据,被称为“镇馆之宝”。

  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院长古建芹表示,“苏州码”计数发票,不仅体现了中国数字文化的演变,而且已成为中国商业经济发展和市场交易的特定历史记忆,馆内千余件藏品均由该校特聘教授毕志夫提供。

  毕志夫呼吁,“苏州码”在今天大陆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早己消失,甚至大多数国人对它根本不了解和认识。它在中国能够延用了数百年之久,这充分证明其具有极其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特征。这项宝贵传统数码应该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去研究、传承。(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