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幕府山吼子洞暴露路边 20余户居民接力守护

2013年10月29日 07:40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吼子洞”3字相传为刘伯温所书。

  洞中供有铜质佛像。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网友供图

  南京幕府山“岩山十二洞”的奇观,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争相踏访的胜迹。随着历史的变迁,部分承载着丰厚历史文化遗迹的古洞被毁。然而在南京幕府山西麓的上元门附近,“岩山十二洞”之一的吼子洞却依旧完好无损。这些年来,着力保护古洞的并不是政府相关部门,而是居住在上元门吼子洞附近的20余户居民。记者了解到,3年前,因为地铁建设,原本守护古洞的居民早已搬离上元门,但他们依旧自发承担护洞责任,风雨无阻。然而最近,几名护洞居民却发现,有人想在古洞外私架铁门,打起坐地生财的主意。

  实习生 于轶婷

  扬子晚报记者 韩飞

  记者探访 吼子洞完全暴露在马路边上

  2010年前,吼子洞一直深藏在南京上元门一处小巷的民宅中,只有巷子里的20余户居民知道它的存在。直到3年前“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的网友寻找“上元门”旧址时无意中发现吼子洞并发布到网上时,这个古洞才开始重新被人们谈及。昨天,记者致电南京城市记忆民间记录团的网友高松,他告诉记者,吼子洞位于中央北路66号附近,如今因为地铁建设,附近民宅已经拆迁,吼子洞如今就在地铁工地的边上。

  按照高松的指引,扬子晚报记者来到中央北路,找到了吼子洞。记者惊讶地发现,吼子洞已经完全暴露在马路边上,没有任何遮挡。因为是古迹,施工单位特别绕开了吼子洞,只在周围两米的区域进行作业。走近吼子洞,记者发现洞穴高约2.5米,深约5米,面积约十平方米。洞口朝北,洞顶呈穹隆状,入口处的高度低于路面,要走下几级台阶,稍稍弯着腰才能进入洞口。进入洞内,记者发现,吼子洞是大洞内套一小洞的格局,小洞中供有铜质佛像,佛台一尘不染,佛像前还有几根香。洞内的砖石地面似乎刚刚被打扫过,很干净。

  记者找到地铁工地上的一位施工队长,他告诉记者,上元门拆迁工作从2011年开始,直到去年才全部完成进入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中,几户居民称附近有古洞,请工作人员将其保护起来。“我们带人过去才发现,这个洞藏在一户居民的自建平房中。有20余户住在附近的居民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前去祭拜打扫。于是,我们把情况向有关部门汇报后,便留下了这个洞。”

  守洞居民 每天都到古洞祭拜打扫风雨无阻

  曾经藏身在民居中的小小的吼子洞,依旧保持着相对完好的形态,如今又是谁来守护这个古洞呢?在施工队长的指引下,记者在距离吼子洞不足50米的一处小房子里,找到了两位老人,队长告诉记者:“他们就是吼子洞现在的照看人。”

  王爷爷今年已经76岁了,老伴儿戴奶奶68岁。这对老夫妇本来可以像其他邻居一样搬离这里,可是戴奶奶舍不得,在吼子洞旁住了几十年,每日清晨前来上香拜佛已经成为了她生命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加上王爷爷自己也担心修地铁会把吼子洞拆了,于是,夫妇俩便在工地旁自己搭了一间小屋,义务的承担起了守护吼子洞的责任。

  两年来,夫妇俩的生活几乎都是围着吼子洞转。戴奶奶每天早晨6点就要起床,到吼子洞祭拜,而王爷爷则负责打扫洞内卫生,在洞中摆上香炉和一些贡品。近两年来老两口每日如此,风雨无阻。王爷爷说:“反正我每天都来,看到脏了就打扫一下”。

  前一段南京雨水较多,吼子洞因为地势低洼,洞里的积水很深。夫妻俩找地铁施工工人帮忙,用水泵把积水都抽了上来,还在门口砌了几块水泥台阶,着实辛苦了一番。这不,老两口还打算未来自己出钱在洞口搭个雨棚,防止雨天再给洞里造成积水。上个月,王爷爷还跑了趟供电局,然后在地铁施工人员的帮助下,为吼子洞的小洞里安上了电灯,方便附近来烧香拜佛的人。上元门拆迁的近两年时间里,王爷爷和戴奶奶为保护吼子洞做了很多事。当记者问到王爷爷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这个洞没人守就废了,我得守下去。”就这样,老两口在工地旁边住了近两年。不过,王爷爷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吼子洞唯一的守护者。

  在上元门拆迁以前,吼子洞一直藏在一位张老爷爷的平房里。虽然吼子洞在自家院内,但张爷爷一直说:“吼子洞是大家的,谁都可以来。”因此,张爷爷和老伴平时总是把家门敞开,在院子里放上椅子,欢迎邻居随时前来。而邻居们也自发承担起了打扫和维护古洞的义务。也因为如此,老街坊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上元门拆迁前,张爷爷去世了,他的子女们依然按照几十年的习惯,敞开家门让人参观。直到张爷爷的子女搬了新家,守护吼子洞的这一棒才落到王爷爷和戴奶奶手中。不过王爷爷说:“老邻居们虽然搬走了,但是他们也是一有空就过来,我们还能说说话,跟以前一样,挺好的。”看来现在,吼子洞也成了老邻居们联络感情的一份牵绊。

  古洞进展 政府尚未介入保护,却有人想坐地生财

  原先被居民区包围的吼子洞出现在了路边。然而,这个突然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古洞,却有人打起了坐地生财的主意。

  吼子洞里的香火不算旺盛,但据王爷爷说,因为老邻居们常来,加上一些过路人的祭拜,以前这个只有少数人知道的古洞,渐渐有了一些名气。可就是这一点,竟被人打起了坐地生财的主意。王爷爷愤愤不平地告诉记者,前几日,洞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六十岁左右僧人模样的人,他披着一身袈裟绕着洞内的菩萨像边走边念“阿弥陀佛”,硬说自己是得道高僧,要搬到洞中来住。这名“高僧”不仅想驱逐守护古洞近两年的王爷爷,更过分的是,他竟然向前来烧香的人们索要钱财。还张罗着给吼子洞安装上大门,准备在这里发家致富。这一举动让王爷爷和老伴儿都感到非常气愤,尤其是王爷爷,他情绪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洞又不属于哪一个人,这是大家的,他凭什么收钱?”戴奶奶也说:“这吼子洞在这儿这么多年了,从来大家都是想进就进,装门干什么?”为了阻止“高僧”,王爷爷联络了以前的老邻居,大家合伙,赶走了僧人。但这件事却给王爷爷提了个醒,这次赶走了想敛财的僧人,未来会不会有人还想把吼子洞占为己有呢?

  就此问题,记者咨询了南京市佛教协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僧侣不可能擅自圈占宗教遗址,必须要经过佛教协会和有关部门批准,再统一规划。”与此同时,该工作人员查阅资料后表示:“在列入保护的寺庙或宗教等遗址中没发现吼子洞。”

  那么,政府有没有介入保护的计划呢?记者昨天拨打了文化局文物科的电话,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2007年,文物科就组织专家对吼子洞进行了考察鉴别,专家认为,这个千年洞穴历史悠久,但因为是自然景观,非文物保护范围,于是通知了园林部门进行保护。”而吼子洞所属的幕府山街道白云新寓社区主任向记者表示,不清楚吼子洞位置,暂时还没有列入保护计划。对于这个答复,王爷爷表示:“以前吼子洞藏在居民区没人知道,现在露出来了,希望政府能介入保护。”

  多说1句

  尽快让古洞和幕府美景融为一体

  这么多年来,吼子洞一直是当地居民自发保护,政府部门则始终没有接手。诚然,关于吼子洞的来历,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南京相关文物部门也认为吼子洞只是自然景观,而不是文物。但不管吼子洞是不是文物,是大文物还是小文物,是千年古迹还是百年古迹,有一点可以明确,吼子洞是幕府山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地铁施工方也对吼子洞进行了一定的照顾。

  我们想追问的是,既然吼子洞是幕府山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关部门为何就迟迟不愿出手,拿出一整套的维修保护方案来呢?难道非要等专家论证出洞穴跟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有关,或者是一处重要的佛教文物,才来着手保护吗?只怕为时晚矣,要知道,幕府山“岩山十二洞”如今大半已毁,吼子洞也险象环生,如今还有人打起了利用它坐地生财的主意。

  近年来,幕府山周边已经有了诸多美景,有山景有江景,还有滨江绿道。诸多美景让南京人多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但如果能在美景的基础上深挖一锹,莫以景小而不为,而是充分挖掘和保护美景周边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让包括吼子洞在内的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和幕府美景遥相呼应相互融合,势必会让幕府美景在美丽风光之外增添更多的文化韵味,彰显南京人文绿都的独特魅力。

  编 者

  ■新闻背景

  吼子洞相传为刘伯温所书

  洞名来历有很多传说

  吼子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与其他的溶洞一样,应是由于石灰岩(碳酸钙)的洞壁,受含浓度较大的碳酸水溶液的侵蚀,形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在缝隙中流出,由于温度的变化,又还原为不可溶的碳酸钙,经历了大自然千万年的演变,形成的喀斯特溶洞。

  为了了解吼子洞的前世今生,记者通过查找资料发现,对于这个溶洞的来历,说法有不少,但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

  神话传说中,幕府山前长江中的八卦洲是长江挟带上游的泥沙淤积而成。天庭玉皇大帝怕八卦洲再被江水冲走,便派神仙用铁链将它拴住,又派叫“喉子”的神仙坐阵幕府山,看守八卦洲。传说中的“喉子”原是畜牲,住在“喉子洞”中修炼。最后修成正果,得到人形成了仙。

  民间则传说,很久以前,镇江有对孤儿寡母,靠祖上留下的两亩山地,艰难度日。不幸两亩山地被一富豪看中,并强占为自己坟地。数年后,孤儿长大成人。富豪怕孤儿报夺地之仇,便设计陷害孤儿,又徇贿县太爷,判孤儿充军。充军又不准走官道,只准走金山寺后面的法海洞,传说法海洞与吼子洞相通,里面有六六三十六道难关。孤儿充军以后,寡母伤透了心。天大的冤屈无处申述。老人便从镇江徒步来到南京吼子洞。她终日守在吼子洞口,盼儿归来,不知过了多少年,这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家,最终在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中死去。于是,后来人们把这个洞叫作“候子洞”,后来演变成了“吼子洞”。

  也有网友认为吼子洞洞名的来由既然与佛教有关,这“吼子”二字,指的应该是狮子,典出佛教里的狮子吼。而洞中菩萨也是骑狮子的,所以应该是文殊菩萨。

  在明洪武年间,开国功臣刘伯温在夹江训练水师时,乘舟从燕子矶到幕府山前的上元门,沿途靠岸用铁链锁船。当时有“岩山十二洞,铁链锁孤舟”之说。十二溶洞从燕子矶的头台洞开始依次排列,如今多数已毁。吼子洞为十二洞中的第11个,洞口上额刻“吼子洞”三字,相传即为刘伯温所书。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