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丹·布朗新作被指沿袭"达·芬奇密码"悬疑套路

2013年12月10日 16:06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美国著名畅销作家丹·布朗最新完成的惊悚悬疑小说《地狱》中文版,今天由上海九久读书人联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面市。物理学家李淼和文学评论家严锋作为出版社的“特邀读者”已先睹为快。两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地狱》是《达·芬奇密码》式的老套路,将宗教、科学、文化、艺术史、符号学、旅游指南等多种元素熔于一炉”,但观感不尽相同。严锋直言:“读完有一点丹·布朗已江郎才尽的感觉。”李淼则说:“《地狱》还是沿续丹·布朗一直以来的风格,很好读,也发展出了新意和亮点。”

  与读者“赛跑”,谜题难度升级

  哈佛大学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头疼欲裂地从佛罗伦萨一家医院的病床上苏醒……惊悚悬疑小说《地狱》由此拉开序幕。

  李淼告诉记者,丹·布朗的魅力在于他的故事展开比较高级,颇有“技术含量”和“文化修养”,呈现出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合流的质感。“新书还没上市,我不方便透露太多《地狱》的内容主线,但这本小说最终指向的命题涉及人口学、遗传学,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既古老又时新,也是当代世界最关心的公众议题之一,能带来思考和启发。”此外,在写法上,《地狱》的人物设置突破以往常规,显露新意,结尾也比较出人意外。

  严锋认为新作是对《达·芬奇密码》的回归,也就是更结合特定的艺术作品来进行冒险解谜,只是这种回归有些用力过猛。“这种杂烩式的套路,或者说这种高级文化的情结,已经变成了丹·布朗的某种负担,不像《达·芬奇密码》那样水乳交融,有点做作。”这本书在国外也是褒贬参半,有美国书评人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批评了这部小说的可预见性,称“丹·布朗的这部作品充满了一个接一个的无聊把戏”。

  严锋告诉记者,他是标准的“丹粉”,曾经一天读完《达·芬奇密码》,而后在一周内读完丹·布朗当时的其他3本小说。“现在没有以前那么狂热了。”严峰说,这本《地狱》他断断续续读了很久。并非因为不好读,而是新鲜感退缩了。“现在要重新感受到当初《达·芬奇密码》那种爆炸性的冲击已经很困难了,我想是因为10年前《达·芬奇密码》问世之时,公众对信息挖掘的能力远不如丹·布朗专业,现在读者‘进化’的速度非常快,作家和他们的赛跑无法再领先那么多。丹·布朗的作品技巧和情节设置一定有他自己的进步,但是未必那么显眼。”

  “丹·布朗”密码,谁也模仿不来

  “丹·布朗的小说是各种元素的杂烩,是一种将绘画、建筑、小说、传说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的讲述。这本书里面有多少新东西很难说,但味道还是不错的,因为他调配各种元素的手段最高明。”严锋认真地表示,应该向丹·布朗所下的苦功表达敬意,“他在书里给的都是干货”。

  据丹·布朗在国外接受采访时所述,他为《地狱》做了大量的准备和调研工作,前后花了3年时间。头6个月时间都在读书,包括《神曲》的多个翻译版本,但丁学者所做的很多注释,以及关于但丁生活和哲学的历史记载,关于佛罗伦萨背景的书籍和资料等。同时,他还了解了许多最新的科学资讯,以选择一些最尖端的技术写入小说。当他对这些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他开始到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去旅游,“在那里有幸从一些非常出色的艺术历史学家、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及学者那里得到很多帮助”。

  自《达·芬奇密码》之后,全世界有许多人在试图模仿和超越丹·布朗,但10年过去了,该领域的第一人仍然是他。严锋说:“这就是丹·布朗的过人之处,也是他成功的来源,中国有许多网络写手也在写惊悚、悬疑、解谜,但所花力气和认真程度都差得远了。 (本报首席记者 吴越)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