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0年代的北京真武庙二条:市井气浓 饭铺酒肆多

2013年12月11日 14:1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1983年我结婚后搬到西城区,我家楼后就是真武庙二条。这条四百米长的大,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间赫赫有名,方圆几里没有不知道的。两边饭店、酒楼林立,西服革履的老板们拎着“大哥大”直奔茶馆;光着膀子趿拉着拖鞋的汉子蹲在路边就着花生米喝“小二”。蓝领、白领混杂中透着热闹。

  这条出名是因为周边的“邻居”。东面是中央电视台(当时位于广播大厦内)、中央广播文工团、广电部家属区,后来还建起了广播电视大楼。北边有北京广播局、北京铁路局,好几个部委的家属院。西头是全国总工会办公楼、家属区。不远处有北京建筑设计院、国家海洋局,我曾经在小饭馆碰上南极考察队的人,他们的脸黑红黑红的。

  这儿名人云集,尽是电视上的熟脸。迎面碰上赵忠祥,跟宋世雄一起排队买大白菜,与杨澜擦肩而过都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这儿的老百姓都见过世面,绝不会因为跟名人一屋吃饭就激动得满脸通红,围上去让“明星”签字。洗衣店老板指着挂的西服说“崔永元的”,脸上特平静。

  上世纪80年代初这儿还不热闹,挺窄的马路,两边是旧的四层楼房。偶尔有几个流动的小摊,把旧自行车靠在便道树旁卖小葱、水萝卜。后来有了毛豆、炒花生、烤羊肉串、糖葫芦、煮玉米、烤白薯等一溜儿小吃。晚上我带女儿出门遛弯儿,那会儿她刚学说话,居然念叨起:“西瓜保熟保甜,不甜不要钱。”

  最早的饭馆有“上海大排面”、“东北烩菜”、“西安贾三包子”、“四川小吃”。门面简陋,桌椅粗糙但价格便宜。我最喜欢去“上海大排面”,男老板捋着舌头的普通话像唱歌“两碗双排、免蒜”。不到一年各种风味馆子满地开花,后来韩国烧烤、日本料理的国际范儿也在这块地盘上扎下了根。

  饭馆一多,配套的卖菜、卖鱼、卖肉、卖豆腐、卖海鲜的也多起来。有一阵左边是饭馆,右边是各类小店,配菜的伙计从不会缺葱少姜,走两步拿上就走“记账,月底一起给”。饭店都是个人承包,一看生意不好马上转行,今天还是“包子铺”,我出差回来变成“外贸服装专营”,寒风一吹就改“羊肉泡馍”。整条不停的有店装修,春夏秋冬变化着门脸。

  饭馆多方便了周围居民和单位,路两边的住户可倒霉了。油烟熏得一年四季不敢开窗户,凌晨四点就有饭店开始煲粥做早点,半夜还有食客喝醉了唱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打架动刀子也有发生。

  上世纪末,配合“申奥”北京市开始整治生活环境,新铺了柏油马路,安了路灯,两边便道铺了红色釉面砖,美丽的树、漂亮的花点缀其中。“真武庙二条”从一条普通大,辉煌了十几年又回归到普通。它的繁华消失没多久我就搬家了。偶尔路过心中不禁怅惘,那些曾经带给我温暖的饭铺酒肆,消散在岁月的尽头。(周小平)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