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门罗作品捕捉平凡女性日常生活 通过小说观察世界

2013年12月17日 09:52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本月10日,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举行。82岁的艾丽丝·门罗因身体原因缺席典礼。

  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3位女性获奖者,以短篇小说见长,诺奖颁奖词称她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逃离》是门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内地读者最为熟悉的门罗作品。她获奖后,《逃离》曾在三天内加印至40万册,仍供不应求。

  8篇故事5位女性的逃离

  《逃离》是艾丽丝·门罗2004年的小说集,全书由8个短篇小说组成,其中的3篇互有关联。该书于2009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著名翻译家李文俊翻译。

  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女性,故事都有关“逃离”:首篇《逃离》,卡拉逃离父母,跟男友生活几年后,又在邻居的帮助下,坐上去多伦多的大巴寻找新的生活;《激情》里,旅店打工的格蕾丝想要逃离未婚夫,开始了与未婚夫哥哥一下午的探险;三连篇《机缘》、《匆匆》、《沉寂》,21岁的朱丽叶已经获得古典文学硕士学位,面对结婚的压力,她开始千里迢迢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打鱼男子,不理会他已有的妻子和诸多情人……

  小说中的“她”,要逃离的是家庭、是两性、是越来越不满意的自我。但是,这种逃离举步维艰。

  故事的最后,主人公的“逃离”都以失败告终:卡拉最终崩溃在途中,在电话亭哀求曾经“让她再也受不了”的男友来接她回家;格蕾丝浪漫之后,发现尼尔酗酒成性,让她无法忍受,而对方最终因撞车身亡;朱丽叶在打鱼男子出海失事后,选择返回到过去,继续完成她的博士论文……

  李文俊曾评价,门罗就是写她看到的人,她内心的想法,把她不可告人的东西写出来,告诉读者,生活是怎么回事。

  捕捉平凡女性日常生活

  门罗生于加拿大渥太华,这样的市郊小镇,也成为门罗一个个故事的生长地。在《逃离》中,她写的都是小镇中上演的平民爱情、家庭日常生活。

  “今天他胡子没有剃,匆匆换上的皮鞋如此老派,告知加班的短消息没加抬头,新插在花瓶里的百合他漠不关心,这个人现在怎么如此陌生?”门罗擅于描绘女人们面对失败生活的茫然、瞬息间的不安和犹豫。在《逃离》中,她用这样一段文字描述卡拉对男友的厌倦。

  而当卡拉逃离时,心里充满犹豫和纠结,门罗写:“马路上的车子开始排队,前方偏左20米处有两个妇女在争吵,鼻子对灰尘过敏,手机铃声开始侵扰耳膜,可不可以扔掉,离开这里,能给我几分钟?”

  李文俊说,门罗的书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的一些真谛,能捕捉到女性日常生活背后的一些暗流和痛苦。

  这一种“捕捉”与“体谅”,与门罗自身经历不无关系。

  她早年丧母,家里贫穷,大学期间便四处打工。二十岁退学结婚,生育四个女儿,然后离婚,再婚,成为祖母。37岁的时候,她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

  至今为止,门罗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她的小说,都是在相夫教子、繁重的家务劳动中挤时间写成的。七十多岁完成的《逃离》,据说带有半自传性质。

  通过小说观察世界

  在门罗笔下,人物的命运,似乎在不断循环。父母、子女以及孙辈,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呈现一种似曾相识的面貌。

  《逃离》中,她并不特别重视情节,更多是利用时空转换,将记忆和现实生活打碎重新组合。也许上一节一对年轻人还在恋爱,下一节可能是年轻人已经为人父母、子女长大成人。

  故事中,朱丽叶刚经历一段“奋不顾身的爱”,抱着女儿回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母亲说:“到了我真的不行的时候,你知道我会想到什么吗?我想——快了。很快我就能见到朱丽叶了。”朱丽叶只是背过身去,收拾厨房,“把一切都放到原处去”。

  门罗认为,“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很多人把她和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

  2004年,布克国际奖在颁奖给门罗时写道:给门罗的评语是:“每读艾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道生命中曾经疏忽遗忘太多事情。”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