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蒋晓云自称不是文艺女青年:我从来不迷张爱玲

2013年12月20日 13:20 来源:天天新报 参与互动(0)

  她,在二十岁时就因处女作《随缘》震惊华语文坛;她,曾凭借《掉伞天》、《乐山行》、《姻缘路》三度荣获联合报小说奖,其惊人才华被夏志清、朱西宁等文学大师誉为“张爱玲接班人”;她,在文学创作的高峰期选择“急流勇退”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三十年。蒋晓云,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旅美女作家,继2011年在台湾推出小说《桃花井》后,如今又带来了全新力作《百年好合——民国素人志》(下文简称为《百年好合》),全面复出文坛。当初为何会走,如今为何又回归?重新提笔为何对民国故事情有独钟?本报记者日前专访了在沪逗留的蒋晓云,对于外界的种种好奇,她莞尔:“我的生活其实并不传奇,我也从来没有自认为是张爱玲的接班人。写作对我而言,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从小就不是文艺女青年

  记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您凭借《随缘》、《姻缘路》等作品惊艳华语文坛,当时可以说是您文学创作的黄金期,为何会选择“急流勇退”移居美国?

  蒋晓云:我文学创作的机缘完全始于偶然,我从小就不是文艺女青年,但是我有个好朋友,很热爱文学。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她参加了一个文艺营。当时朱西宁是小说组指导老师。我这个朋友先是报名了小说组,后来小说组要问她收作业,她很为这事着急,我就说我来帮你写吧。但是因为她后来又想转去新诗组,所以我就没有写完,只写到一半。再后来,她在新诗组又交不出诗作,于是就拿着我写到一半的小说回到小说组,算是交了作业。结果,朱西宁非常欣赏这篇作品,觉得文笔颇像张爱玲。这篇文章因为没有写完,所以就只拿了第二名,朱西宁找到了我朋友了解清楚原委后就找到我,让我把这篇小说写完,我就连夜赶稿,就这样,我的处女作《随缘》诞生了。年轻时,我甚至很害怕文艺青年,刻意和他们保持距离,因为我觉得自己不是文艺青年,但又怕别人知道我的“真面目”,我是一个外向、乐观、“滑稽”的人。

  20岁到24岁之间,是我的创作高峰,我并没有遇到瓶颈,当时因为我先生要出国,我就很自然地和他一起去了美国。因为我不像(朱)天文、天心有种为文学献身的精神,我当时有点玩票的心态,觉得世界这么大,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等着我去体验。我有时候开玩笑说,可能我对外说,这三十年“失踪”,是为了寻找爱情才放弃写作,才更富有传奇色彩,这可能对我新书的宣传更有帮助,因为很多人会有猎奇心理。

  谁说女作家非要情史坎坷?

  记者:您被夏志清先生喻为“又一张爱玲”,在王安忆为《百年好合》所作的序中也把您和张爱玲联系到一起。您觉得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张爱玲有何渊缘?

  蒋晓云:事实上,我和张爱玲不像,可能是我们文字中透出的人情练达和机巧让人乍一看觉得像。我们的基本个性不同,我天生就不那么哀愁和悲观。而且我也从来不是“张迷”,几十年前是因为有人说我写的东西像张爱玲,我才去找来看,我对这位文坛前辈的文采很佩服,但完全没有刻意效仿。据说,张爱玲对此类比较也不太乐意,还曾发牢骚道:“怎么凡是女作家,就要拿我去比。”其实我也不是特别崇拜她,所以对于这样的评价,我很随意,没有生气也没有特别高兴。我很喜欢他们那个年代的人,穿着旗袍,很优雅,有自己的一套伦理,张爱玲是对她的同代人感兴趣,到我这,就成了向上一代人致敬,视角不一样。她的观点是对平辈之间的观察,而我更像一个观众,在远处静观一个时代的变迁。

  记者:有评论这样写道:“张爱玲写的是二三十年代的都市女人,王安忆写的是1949年后留在上海的女人,而蒋晓云写的则是流亡在外的这群女人的故事。”似乎女作家写女人的故事,总会被拿来比较,而人们通常会好奇,女作家自己的故事是否也一样传奇。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蒋晓云:有些人对女作家有些偏见,总觉得非得有些传奇经历和坎坷情史才能写作。张爱玲在这点上传承了曹雪芹,他们都有很传奇的身世,写的小说有自己生活的影子,但是谁规定没有传奇身世就不允许写?谁规定没有坎坷情史就一定写不好?我觉得写作很大部分是靠天赋。有些人会觉得我在文坛“失踪”了三十年,一定发生了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但其实真没有,我这三十年只是去经历了我的人生,写作是我的兴趣,现在我回头来继续自己的兴趣。你非要在我平凡生活中找传奇,也能找出来,可是这也不值得一提。台湾很流行“某个作家用生命在写作,把自己生活弄得一塌糊涂”。我不喜欢这样,我还是把生活和创作分得挺清,写得够好就行,我没必要写个悲剧就非得亲自演一遍这出戏。

  想让民国素人在纸间“复活”

  记者:《百年好合》写了民国时期两代人,十四个女人的故事,并且相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她们被卷入了历史的洪流中可谓,一人有一个传奇。为何会想写这么一群人?

  蒋晓云:我没有赶上民国,却想替民国的小人物立传。“素人”就是指平民百姓、小人物。是一个老太太给了我灵感。她99岁生日,我去参加了她的生日宴,会场里的大看板写她94岁,因为她故意少报了5岁。我就在想,一个女人到了99岁还谎报年龄,真是太有趣了,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我忍不住替她把一生都编了。其实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并没有具体的原型,是我拼凑的,再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我身边的很多朋友说读着《百年好合》时,会让他们想到自己的上一辈人背井离乡的经历。这部小说对我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不希望这群人被历史埋没,我希望在纸间让他们“复活”。他们虽然不是政要人物、不是显赫名流,他们生于乱世身不由己,但他们为整个民族做出贡献,他们代表了一个时代。

  台湾不仅仅有眷村

  记者:在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们》中,她把您也写了进去,但其实您并没有在眷村生活过?

  蒋晓云:我只是经常去串门,但并没有在眷村生活过。在台湾没有眷村庇护的外省人是小众,和眷村的相互照应不同,我们这种人家里出了事情不会有邻居来帮忙,只会连夜搬家,消失在人海里。作为外省第二代,我和父母亲一样,很注重保护隐私,所以连像(朱)天心这样的好友也误以为我是她眷村的兄弟姐妹。由于王伟忠等眷村子弟的推动,眷村现在很出名,前两年有个话剧《宝岛一村》也在上海热演,很多人甚至把眷村和台湾外省人划上了等号。其实并非如此,我知道的那些眷村外的长辈,他们也同眷村里的长辈同样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他们也背井离乡,虽然他们没有人为其代言,但他们也认真活过、年轻过、热血过,他们也有自己的故事,他们也对这个海岛付出过很多。所以我把他们的故事当作小说素材,想让大家知道在台湾不仅仅有眷村,台湾的外省人不是千人一面的。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