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惟楚有材”:非指"只有楚国有人才"

2013年12月23日 10:09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集句为联,最著名者,莫过长沙岳麓书院联。

  岳麓书院大门联即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该联作者在许多联书中均署名袁名曜,其实还有一位张中阶,所以此联应是两人合撰之作。因袁名曜名头大得多,嘉庆进士,岳麓书院山长,故张名为袁名所掩。

  该副集句联,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后此句演变为成语“楚材晋用”,沿用至今。

  下联语出《论语· 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不少读者乃至一些新闻媒体对岳麓书院的这副门联有些误读,关键在于对“惟”字的理解。今天,“惟”的解释,一般为“唯一”,“只有”,但在此处,却非此义。据《辞海》关于“惟”字的第四种释义为:语首助词,无义。《论语》:“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所以,上联的正确解释就是“楚有材”,而非“只有楚有材”。否则,我们湖南人也太目空一切了吧。

  书院二门还有一联,亦为集句: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作者程颂万,与袁名曜同为宁乡人,只不过晚出生了几十年。题此联时,程颂万任湖南高等学堂监督。

  上联语出《书·尧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下联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此联集句而以凤尾格嵌名(即嵌麓山二字),殊为难得。 胡静怡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