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国总理熊希龄:近代慈善教育“裸捐”第一人

2014年01月14日 09: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片上,我们也不难看出,熊希龄神情怡然,志满意得,仿佛仍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

  据笔者推测,贺年卡上的照片拍摄时间,当在1935年熊希龄与毛彦文结婚至1937年熊希龄去世之间。最有可能是拍摄于1935年秋。1935年,他们夫妇新婚后,回到北平香山慈幼院,与慈幼院的遗孤们,留下了这一珍贵的瞬间。

  熊希龄创办的北平香山慈幼院,是当时国内唯一最完善,也是最早设立的慈幼教育机构,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他的妻子毛彦文如此评价丈夫熊希龄:“秉(熊希龄字秉三)系一极聪敏的人,幼时有神童之称,中年时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民国初建,早期在政府内建树甚多。乃生不逢辰,北洋军阀翻云覆雨,政治混乱,使他满腹经纶,无从发展,因之对宦途灰心,急流勇退,从事教育。秉认为教育为建国之本,而幼儿教育又为教育之基础,故创办香山慈幼院,从救助孤儿开始,用他半生心血,从事此一事业。”

  熊希龄不仅有扶孤助困之心,更怀匡国济时之志,进则心怀天下,退则爱民如亲,堪称道德典范,令人万世敬仰!

  细看贺年卡上的照片,只见熊希龄的怀中,还抱着一位年幼的孤儿,可谓“老安少怀”,真是别出心裁。贺年卡如此写道:“老安少怀,恭贺新禧,熊希龄、毛彦文鞠躬”,可惜未署时日。

  “老安少怀”,语出《论语·公冶长》,其意思是说:“使老者安逸,使少者归附,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这正体现了香山慈幼院的办院宗旨,也是熊希龄、毛彦文夫妇的崇高愿望与美好祝福!

  在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之际,我们跨越时空,把熊希龄、毛彦文夫妇在七十多年前的新年祝福,再一次带给每一位向往和平、追求大爱的人们。(柳哲)

  近日,笔者有幸收藏了一张熊希龄与妻子毛彦文自制的贺年卡。这张别具一格的贺年卡,经历了70余年风雨,如今已经泛黄,但仍旧保存完好,甚为难得。贺卡设计简洁,跳跃的红色贺岁语与黑白的照片,在银粉边框的调和下,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熊希龄,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近代中国为慈善教育事业“裸捐”第一人,他因此还被誉为“慈善之父”、“霖雨苍生”。

  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出生于湖南凤凰。他天生聪慧,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中进士,后被钦点翰林。1913年,他当选为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驰名中外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他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1992年5月17日,熊希龄骨灰归葬于北京香山熊希龄墓园。

  在他的一生中,有三位绝品女性,深深影响了熊希龄。一是他的母亲吴氏夫人,继而是他的前妻朱其慧,最后一位就是他的续弦毛彦文。特别是他与毛彦文的结合,更具戏剧性。

  熊希龄晚年丧妻,能获得比他小28岁的大才女毛彦文的芳心、结为秦晋,完全是熊希龄的人格魅力与博爱之心所致。

  贺年卡上的这张照片,拍摄精心,光线充足,构图四平八稳。熊希龄居中,慈幼院的孩子们围绕左右,他们无拘无束,或坐在跷跷板上,或坐在玩具小车上。新婚妻子毛彦文则站在熊希龄的身后,双手放在丈夫的肩膀上,让观者能感受到夫妻之间恩爱情深——他们志同道合,齐心协力从事慈幼教育事业,毛彦文是熊希龄从事慈幼事业的精神支柱与得力助手。一幅天伦之乐图,跃然纸上,令人艳羡不已。毛彦文,作为民国的大才女,中国第一个留学女博士,此时此刻,温柔贤淑,尽显贤妻良母的良好品德。(从照)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