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写诗不是“说俏皮话”

2014年01月14日 15:09 来源:今晚报 参与互动(0)

  已故文学评论家冯牧先生说过:“写诗就是说俏皮话!”这句贬低诗歌的话,当时刺痛了把诗看得颇为神圣的我。后来我理解,他是以嘲讽的口吻告诫我们,不要漠视诗的内涵而专注于用词的奇巧。

  诗歌固然是顶尖的语言艺术,但又不能简单地“到语言为止”。否则,会产生误导,真的把诗引向“说俏皮话”的道路。我之所以又提起这个话题,是因为近日浏览一些报刊上的新诗时,看到了一些不能不给予注意的句子。比如,写晚上鸟叫:“几粒鸟鸣正蹲在黄昏的肩头。”又比如,写听到蝉鸣:“摘下一朵蝉声的响亮。”你看,鸟叫不论声而论粒,其声音会有蹲的姿势,黄昏也有肩膀;蝉声也不论声而论朵,其声音不用耳听而用手摘。这些写法,比通感还形象,诗人显然都是费了心思的。也以此展现了一定的才华。

  我在“赞”了之后,还有一“叹”。像上面这类诗句,是应当归入“俏皮话”的,因为它不是情语,不是那种唐人所提倡的“天然去雕饰”的语言,它只能撩动人,而不能感动人;只能使人赞赏,而不能使人震撼。

  诗的语言当然不能是无奇无味的语言,但也不能是花里胡哨而感情寡淡的语言;诗的语言必须以饱含真情、深情、激情为第一要素。要求的是才与情的统一。歌唱要求以情带声,写诗要求以情带言。

  古人所说的“大巧若拙”、“无迹可求”、“得鱼忘筌”的道理,都非常值得诗人们在语言的运用上进行深入思考。千万不要自我满足于“说俏皮话”。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